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奶業振興的決策部署,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6月9日,呼和浩特市新建規模化牧場集中開工暨伊利集團18萬頭奶牛綠色智慧養殖示范園項目正式啟動。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包鋼,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黨組副書記、自治區副主席張韶春,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和林格爾新區黨工委書記賀海東出席集中開工儀式,并與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伊利集團高級執行總裁張劍秋等共同為牧場奠基。
作為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上游配套項目,該示范園以奶牛養殖產業為核心,融合智慧產業、環保產業、文旅產業、循環科技產業于一體。伊利集團將通過發展自建牧場以及帶動建設社會牧場,將示范園打造成為世界一流、全球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基地,進一步提升“從一棵草、一頭牛到一杯奶”的全產業鏈發展實力,助力內蒙古自治區奶業高質量發展。
啟動儀式上,與會領導培土奠基
加快全鏈振興,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中國奶業不斷加快行業振興步伐。內蒙古是中國奶業的主產區,素有全國“奶罐”之稱,奶牛存欄量、牛奶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內蒙古奶業高質量發展,對全國奶業振興具有重要作用。伊利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全力助力奶業振興,自2019年起在內蒙古積極推進以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為代表的一系列生產加工一體化項目建設,驅動上游奶業發展。隨著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桿基地”“奶粉全球智造標桿基地”“奶酪全球基地樣板項目”相繼投產,巨大的原料奶需求量,將持續帶動呼和浩特及周邊城市的奶業發展,不斷為實現奶業振興提供強大動能。
伊利集團18萬頭奶牛綠色智慧養殖示范園項目規劃范圍8萬余畝,全部建成后預計總投資約80億元,建成后奶牛存欄達18萬頭,實現年產奶量100萬噸以上,帶動周邊50多萬畝飼草基地建設,每年直接產生經濟效益30億元以上,每年間接產生經濟效益達70億元以上,直接增加就業崗位約5000人,間接帶動4萬人就業。項目建成后將有力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及呼和浩特市的農牧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綠色牧場,引領奶業可持續發展
目前以伊利為代表的中國乳業正在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多年來,伊利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融入生產、運營全過程,創新資源節約使用和循環利用技術,全面減少各類廢棄物排放,提升清潔能源使用率,在各個環節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為了更好地推動低碳綠色發展,伊利率先在行業內推行以養帶種、以種促養的“種養一體化”生態農業模式,將數字化、智能化先進科學技術與傳統養殖業充分融合,有效減少碳排放量。此次建設的伊利集團18萬頭奶牛綠色智慧養殖示范園項目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光伏建設和糞污的無害化處理以及糞污資源化利用,在解決糞污問題的同時,提供綠電及清潔能源供熱,預計每年碳減排量可達80萬噸以上,實現農光互補能源綜合利用和種養及生物處理循環經濟。
未來,伊利將積極響應國家奶業振興號召,充分發揮行業龍頭的引領作用,聚集“全球健康生態圈”之力,助推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成為世界乳業硅谷,攜手全產業鏈合作伙伴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未來,讓世界共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