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5日),財政部在香港發行2022年首期75億元人民幣國債,得到了市場的踴躍認購。
據了解,本次面向機構投資者招標發行的2022年首期75億元人民幣國債。其中,2年期25億元,認購倍數4.04倍,發行利率2.44%;3年期25億元,認購倍數4.64倍,發行利率2.55%;5年期25億元,認購倍數5.09倍,發行利率2.75%。
中國銀行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部總經理 胡昆:認購倍數較高,得到了機構投資者的踴躍認購,發行價格實際上比我們發行初期的市場預期,還普遍降低了5個bp(基點)左右,所以我們整體來看發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根據發行安排,2022年第二期人民幣國債50億元將于8月在香港發行。
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目前,財政部已經在香港連續14年發行人民幣國債,不僅積極構建了境外主權債券收益率曲線,更鞏固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 李達志:香港一直是面向國際投資者發債的一個中心,在過去幾年我們的發債量一直在增加,在去年的時候我們的國際債的發行量差不多是兩千多億美元。人民幣國債在香港發行,也為我們提供一個很好的機遇。
渣打銀行全球研究部中國宏觀策略主管 劉潔:現在在所有的離岸的人民幣中心里面,只有香港一個地方是有常態化的國債發行的,所以全球的投資人當他們希望在海外就能投資到中國國債無風險利率的債券品種的時候,香港就成為他們的首選,這個也對推動香港作為一個離岸人民幣中心,包括是國際的金融中心有一個非常大的推動和支持的作用。
業內人士分析,海外投資人如果想通過跨境理財通、債券通等投資中國境內市場,那么絕大多數交易需要在香港開立賬戶,或者通過香港金融機構,這就給香港金融業和整體經濟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支持。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香港必然會成為國際投融資的一個關鍵節點。
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
近年來,香港人民幣市場取得快速發展,人民幣國際化也在不斷推進。
數據顯示,在人民幣國債持續成功發行的情況下,香港人民幣市場取得了快速發展,存款規模從2009年的600億人民幣,達到了今年最高的10959億元人民幣。伴隨著香港人民幣市場取得快速發展,人民幣國際化也在不斷推進。
渣打銀行全球研究部中國宏觀策略主管 劉潔:中國近幾年對外開放的時候,跨境的支付都是用人民幣進行的,大家可能沒有留意在2021年的時候,其實40%的中國的跨境支付已經是用人民幣來進行支付了。在離岸市場里面,人民幣完全是一個可以自由兌換,可以自由轉移,也沒有任何限制的這樣的一個貨幣。
不僅如此,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也穩步提升。今年5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在五大貨幣中,人民幣占比從10.92%上調到12.28%,僅次于美元和歐元。業內人士分析,預計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央行將把投資人民幣作為一個重要的選擇。
渣打銀行全球研究部中國宏觀策略主管 劉潔:典型的例子就是以色列央行已經公布了它將減少美元和歐元外匯儲備的一些分配,從而把這一部分多余出來的量分散到一系列其他的貨幣,同時第一次開始把2%的一個債券投資到人民幣,這樣的一個趨勢,我們覺得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 李達志:我們看過去幾年,無論是(人民幣)匯率跟(人民幣)利率都是比較穩定,我想海外投資者使用人民幣這個信心越來越強。
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持續加深,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斷加快。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行代客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達到9.7萬億元,同比增長8%。截至今年2月末,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債券、貸款和存款等金融資產金額合計約10.5萬億元,同比增長9%,主要離岸人民幣市場存款超過1.5萬億元。
交通銀行業務總監 涂宏: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財政部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是推動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離岸人民幣國債的持續成功發行,推動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和存款規模不斷提升,對穩定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具有著長遠的戰略意義,同時也展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