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連續八個季度同比正增長,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兩位數增長態勢
外貿外資,保穩提質勢頭好
外貿外資,是觀察一國經濟的重要窗口。
今年上半年,盡管受到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全球經濟復蘇艱難等多重挑戰,但我國外貿外資依然展現較強韌性,在去年新高的基礎上雙雙延續穩定增長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9.8萬億元,同比增長9.4%。前5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642億元,同比增長17.3%。目前,我國外貿進出口已連續8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兩位數增長態勢,充分展現我國外貿外資強大的發展韌性和綜合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將挖掘外貿增長潛力,為推動國際貿易增長、世界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中國歡迎各種資本在中國合法依規經營,為中國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應對各種挑戰,持續釋放政策紅利,不斷拓展對外經貿合作空間,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再接再厲,行穩致遠。
穩中有進,外貿外資成色足
以穩促進、以進固穩,“穩”的基礎更加夯實,“進”的動能持續顯現
平均0.5秒下線一臺筆記本電腦,累計向126個國家和地區出貨超2億臺筆記本電腦……走進聯寶(合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一塊碩大的電子屏幕映入眼簾,上面實時顯示著出貨量、出口國家和地區以及今日訂單等信息。
在去年全年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基礎上,聯寶科技今年上半年再次交上出色答卷:進出口總額達68.26億美元,同比增長33%。“我們將繼續發揮產業鏈‘鏈主’的引領帶動作用,加速智能化轉型,攜手更多產業鏈上的中小型企業走向專精特新之路,培育外貿增長新優勢。”公司首席執行官丁曉輝說。
以穩促進、以進固穩,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外資延續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穩”的基礎更加夯實,“進”的動能持續顯現——
發展韌性強。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實現平穩開局,5、6月份迅速扭轉4月份增速下滑的趨勢,5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9.5%,增速較4月份加快9.4個百分點,6月份增速進一步提高至14.3%。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今年以來,長三角、珠三角、東北等地出現了局部疫情,相關地區外貿進出口一度下滑,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漸顯現,上述地區月度外貿進出口增速快速由負轉正、恢復向好。5月份,長三角、珠三角、東北地區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4.8%、2.8%、12.2%,6月份增速分別進一步回升到14.9%、6.4%、12.8%,有力保住了全國外貿穩定增長的基本盤。
企業活力足。今年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0.6萬家,同比增加5.5%;相關部門完成7.37萬家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在華注冊工作;壓縮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辦理時限,備案企業2.35萬家……隨著一系列政策落地見效,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激發,各類外貿主體進出口均保持增長。
“當天申報,當天查驗,當晚證書已寄出。‘查檢綠色通道’讓出口跑出更快速度。”清晨,收到海關“隔夜達”的檢驗檢疫證書,甘肅春盛康達實業有限公司外貿專員王輝說。
甘肅省特色農牧產品資源豐富,蘋果、中藥材等特色產品出口“朋友圈”持續拓寬。今年前5月,甘肅省特色農產品出口值10.7億元,同比增長44.5%。
增長動能新。創新已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帶動外貿外資質量提升、結構優化。上半年,我國電工器材、集成電路、汽車等機電產品出口分別增長24.8%、16.4%、51.1%;前5月,我國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2.7%,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32.9%,高技術服務業增長45.4%。
今年上半年,總投資額超百億元的華晨寶馬生產基地大規模升級項目(里達工廠)正式開業,默克先進半導體一體化基地簽約落戶江蘇張家港。前5月,我國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實到外資476.8億美元,同比增長40.3%,占我國同期實際使用外資的54.3%。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從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十二位。中國歐盟商會6月20日發布的《商業信心調查2022》顯示,在華歐洲企業持續看好中國的研發和創新環境。
多措并舉,保供穩鏈促暢通
一攬子舉措持續發力助企紓困,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7月5日,西門子宣布自10月1日起,其位于江蘇蘇州的西門子電氣產品中國總部將正式升級為中國及東亞總部,管理范圍覆蓋韓國、日本在內的東亞地區市場,并將與蘇州高新區深化戰略合作,打造綠色智能數字新生態。
“蘇州及長三角地區良好的營商環境、成熟的供應鏈生態以及充足的人才儲備為我們的業務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的投資信心。”西門子電氣產品中國及東亞總部總經理馬庫斯·加布梅爾表示。
穩外貿穩外資事關經濟全局、就業大局。尤其是在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的背景下,穩外貿穩外資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內在要求。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國內環境一些超預期變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總體部署,各地區各部門穩外貿穩外資一攬子舉措持續發力,助企紓困、保供穩鏈。商務部充分發揮穩外貿相關工作機制、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作用,協調幫助相關企業盡快復工復產;海關在全國范圍推進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試點,加快企業貨物通關;中國貿促會設立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積極推動解決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
暢通供應鏈,推動企業復工達產——
山東濰坊港碼頭車流如梭,一片繁忙。“海關推行‘直裝直提’,港口運轉效率明顯加快,出口貨物在港口停留時間壓縮60%以上,進口提貨用時最短壓縮至2小時。”濰坊港集團董事長欒紀弢說。上半年,濰坊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2.7萬標箱,同比增長22.3%,創歷史同期新高。
江蘇蘇州高新區新項目簽約熱火朝天。面對疫情沖擊,蘇州市及高新區政府迎難而上、主動作為,以專班專業服務幫助外企解決發展存在的堵點難點,全力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上半年,蘇州高新區全區新增外資項目87個,預計上半年累計實際使用外資6.0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
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這是我們第一次申報出口退稅業務,因為受疫情影響,稅務部門無法進行實地核查,本以為這筆退稅款還要再等一段時間,沒想到,通過‘容缺’辦理模式,交齊材料后不到兩天退稅款就到賬了。”收到退稅款后,哈爾濱如軒經貿有限公司國貿經理蘇慶環驚喜不已。此前,新辦企業需通過實地核查后才能確認辦理出口退稅。在“容缺”辦理模式下,可先行享受退稅政策,事后補辦實地核查手續即可。
中國貿促會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外貿形勢調研報告》顯示,穩外貿政策紓困解難效果明顯。許多企業認為加快出口退稅對企業緩解現金流壓力幫助最大,減稅降費對解決企業實際運營困難較為有效。
防范市場風險,擴大出口信用承保覆蓋面——
近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首次以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海外倉業務,為天津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承建波蘭星商倉儲物流中心項目提供支持,承保金額約3364萬歐元。按照規劃,該項目建成后倉庫總容積達5萬立方米,日均運作訂單量最高可達2萬單,可有效緩解旺季訂單的物流壓力,推動對外貿易創新發展。
壓實業務一線主體責任,切實擴大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引導各營業機構充分挖掘市場潛力,積極支持外貿企業防風險、抓訂單、保市場……前5個月,中國信保累計實現承保金額3545.8億美元,同比增長12.7%;服務客戶14.9萬家,增長7.5%。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勇爭先
我國保持外貿外資穩定增長的有利因素沒有改變,實現保穩提質仍具備諸多有利條件
99個重點外資項目、總投資156億美元、合同外資53.1億美元……6月20日至21日,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成功舉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高端化工等產業領域收獲頗豐,阿斯利康青島生產供應基地、荷蘭路易達孚食品科技產業中心等一批外資大項目落地山東。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明顯增多。直面風險挑戰,更要堅定信心,總體上看,我國保持外貿外資穩定增長的有利因素沒有改變,實現外貿外資保穩提質仍具備諸多有利條件。
中國供應鏈優勢依然明顯——
近年來,產業鏈全球布局深度調整,引發關于中國市場訂單和投資轉移的擔憂。對此,德勤相關負責人蔣穎表示:“著眼未來,我們依然堅定看好中國市場。”蔣穎分析說,中國工業體系涵蓋了所有的工業門類,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處于樞紐位置,考慮到成本、效率及集聚效應,中國供應鏈優勢十分明顯,中國制造能力難以被取代。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認為,中國制造業規模大、配套完善、供應鏈有韌性的優勢難以替代,在勞動生產率、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的高性價比優勢正在凸顯。此外,中國創新資源豐富,研發市場轉化率高,創新應用性強的新優勢持續提升,從而進一步夯實供應鏈優勢。
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不斷增強——
從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到跨境電商綜試區再擴圍至132個城市和地區;從連續5年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到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扎實推進……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不止步不停頓。
“中國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蔣穎表示,中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日漸完善。“十四五”期間,中國政府還將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行政效率,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中國不斷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制度型開放,不斷增強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必將能夠進一步激發外貿活力,增強利用外資‘磁力’。”顧學明說。
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
前不久,在廣州南沙,全球領先的農產品貿易和加工企業路易達孚與東凌控股集團、廣東海大集團合建的富凌食品產業園正式動工。該項目總投資額達70億元,預計2023年建成。
“中國市場一直是路易達孚全球價值鏈上重要的一環,更是我們在全球布局、尋求合作發展的重中之重。”路易達孚集團北亞區首席執行官陳嘉淵說,“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有著14億多人口和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提升,中國市場將持續充滿活力。”
蔣穎認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可觀,消費數字化、品質化、個性化、多元化、品牌化升級的趨勢明顯,中國市場巨大的增長空間始終對外資具有強大吸引力。
相關專家表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更趨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持續落地見效,一定能推動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更大貢獻。 (記者 杜海濤 羅珊珊)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臺有戲閩韻頌福”閩劇專場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倉前公園上演,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選送的民樂合奏、閩劇折子戲等 ...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賽程,四個小項的短節目和韻律舞比賽將于14日展開,15日進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則將按照國際賽事慣例進行表演滑。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來阻擋一下。”在廣西天等縣小山鄉中心小學的運動場上,體育老師張世強盯著隊員們訓練時的跑動情況,不時提醒。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