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8月8日電(記者郭敬丹)記者從8日舉行的“中國這十年·上海”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這是8月8日拍攝的“中國這十年·上海”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五次到上海考察、五次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審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上海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龔正介紹,10年來,上海著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全市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2.1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32萬億元,人均GDP從1.42萬美元增加到2.69萬美元。同時,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從60%提高到73%以上。
10年來,上海城市功能實現新飛躍。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從528萬億元增長到2511萬億元,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從3.19%提高到4.1%以上。
10年來,上海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高起點推進浦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加快培育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特殊經濟功能,不斷放大科創板和注冊制效應,全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走深走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連續成功舉辦四屆、越辦越好。同時,“放管服”改革成效顯著,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分別達到857家和516家,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3000億美元。
10年來,上海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86萬元提高到7.8萬元,人均期望壽命從82.41歲提高到84.11歲。此外,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收官。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空氣和水環境質量均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