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9日),今年第7號臺風生成,預計明天中午至晚上在海南島東北部至廣東西部一帶沿海登陸,可以給連續高溫的華南地區“滅火”,算是一個利大于弊的優質臺風。受其影響,未來三天,廣東、廣西、海南、云南南部將自東向西先后出現大到暴雨,沿海部分地區有大暴雨。一個高質量的優質臺風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快來聽聽氣象專家怎么說。
今年第7號臺風來了 臺風雨將緩解華南多日的高溫
今天上午,南海熱點低壓發展為今年第7號臺風。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娟表示,今年第7號臺風的云系比較松散,而且尺度比較小,發展的空間和時間都有限,它在發展過程中,強度不會明顯增強,最強維持在熱帶風暴級,從生成到結束主要影響華南地區,給陸地帶來的風雨影響屬正常強度。
圖形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中央氣象臺預計,第7號臺風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轉西北方向移動,移速逐漸加快,強度逐漸增強,最大強度可達熱帶風暴級(8~9級,20~23米/秒),明天中午至晚上在海南島東北部至廣東西部一帶沿海登陸(8~9級,熱帶風暴級)。
受其影響,未來三天,廣東、廣西中南部、海南、云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廣東中南部、廣西南部、海南島等地部分地區有4~6級風,陣風7~8級。
對于持續高溫的華南地區來說,今年第7號臺風可謂是個“降溫利器”,它帶來的風雨可以給華南大部帶去清涼,不過華南東部和江南等地的悶熱天氣還將持續。
張娟表示,在防范有力的前提下,它可能會是一個利大于弊的優質臺風,但其帶來的風雨不可輕視。強降雨可能引發城鄉積澇、山洪、地質災害及中小河流洪水,務必提高警惕,同時需防范局地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危害。臺風后期演變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公眾需密切關注最新的預警預報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戶外核酸檢測需注意防風防雨。
今年以來臺風偏少 副熱帶高壓是幕后推手
今年截至8月9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7個編號臺風生成,臺風生成數較常年平均偏少2.5個。僅有第3號臺風“暹芭”登陸我國,登陸數較常年平均偏少1.8個。
為何今年以來臺風偏少?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肖潺表示,一方面今年夏天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持續發展,臺風生成源地(南海北部至菲律賓東側海域)長時間維持異常反氣旋,臺風活動受到抑制;另一方面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表現出持續的強度偏強和面積偏大、7月份以來西伸脊點偏西的特征,這也不利于臺風生成;此外,從南海夏季風的強度來看,2022年南海夏季風于5月12日爆發,6月中旬以來,除了6月第6候和7月第1候的季風指數較氣候均值偏強外,其他時段季風指數都較氣候均值偏弱。
目前正值臺風季,后面還會有更多臺風生成嗎?對此,張娟表示,常年8月是一年中臺風生成最多的月份,平均有5.7個臺風生成,今年8月上旬僅有1個臺風生成,8月中旬臺風依舊不活躍,較常年同期偏少,后續發展趨勢仍需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