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海》那條“魚” 在福州經歷非凡
2022-11-12 15:17:06?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日前,在福州多地取景、取材的28集電視劇《那山那海》在央視首播完結。劇中,雷家老二雷恒水通過養殖大黃魚帶動畬民致富,并把大黃魚賣到國際市場。而在福州,大黃魚也頻頻“躍龍門”。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福州正加快建設“百臺萬噸”生態養殖平臺,探索發展“大黃魚+深遠海養殖”“大黃魚+漁旅融合”等模式,推動大黃魚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躍: 從“熊貓魚”到“致富魚” 大黃魚,又稱黃瓜魚,體色金黃、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為我國養殖規模最大的海水魚。 在《那山那海》中,雷恒水克服大黃魚人工養殖的重重困難,成為有名的大黃魚養殖大王。“我在小說創作時引入了突破大黃魚養殖技術而致富的故事。”《那山那海》原著作者黃國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在現實中,福州的“天涯海角”連江縣苔菉鎮茭南村走出了“大黃魚之父”劉家富,他讓大黃魚由“熊貓魚”變為“致富魚”。 劉家富從小家境貧寒,但他沒有被艱苦的生活擊垮,反而磨煉出堅強意志。1971年,從上海水產學院畢業的他,被分配到連江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當時,由于過度捕撈,大黃魚成了幾近枯竭的“熊貓魚”。急在心頭的劉家富,主動請求調往管理官井洋大黃魚產卵場的寧德地區水產局,進行大黃魚人工繁殖。 塑料管買不起,只能砍毛竹替代;沒有辦公室和宿舍,就改造破漁船;四處借錢,背負30多萬元的債務……盡管遇到重重困難,劉家富還是帶領項目組攻克了大黃魚人工育苗與繁殖技術。 如今,大黃魚成了廣大漁民的“致富魚”,我省大黃魚產量占到全國80%以上,形成了人工育苗、養殖、加工、銷售和出口的完整產業鏈。正如劇中所展現的那樣,我省的大黃魚已賣到全世界。 第二躍: 從“木頭房”到“健身房” 在劇中,雷恒水在近海用木頭漁排養殖大黃魚,結果遭遇臺風,損失慘重。 在連江,大黃魚已住進抗臺風能力強的“深海豪宅”——深遠海養殖平臺,先后被央視和人民日報點贊。 眼下,在連江定海灣海域,全國首個深海自動旋轉大黃魚養殖平臺“振漁1號”以及“定海灣”“泰漁”等多個深遠海養殖平臺,宛若一座座鋼鐵城堡,穩固地“扎”在波濤之上。生活在這些“豪宅”里的大黃魚長勢喜人。 據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與第一代的木頭漁排、第二代的塑膠漁排相比,這些深遠海養殖平臺具有智慧養殖、生態養殖等優勢,讓養殖空間從200米的近岸區域直接向3公里的外海邁進。 “近岸漁排養殖的大黃魚易出現‘臃腫肥胖’現象,口感比較松。深遠海養殖平臺所處海域的水質更好、水流更急、空間更大,生活在這里的大黃魚就像住進健身房,可以天天‘健身’,肉質更鮮美,更受市場歡迎,每公斤售價達200多元。”“定海灣”養殖平臺負責人盧統鋒介紹說。 劉家富的侄兒劉文質也成了“吃螃蟹的人”。他帶領團隊精心打造了福建省首臺本土企業自主研發的深遠海養殖平臺“泰漁”。今年8月,他還拿到了全國縣級首本深遠海養殖平臺所有權證,讓大黃魚的“深海豪宅”領到“房產證”。 目前,福州加快建設“百臺萬噸”生態養殖平臺,已在連江累計投放用于養殖大黃魚、鮑魚等10座深遠海養殖平臺,預計年產值可達2億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連江縣深遠海養殖模式還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典型經驗;由臺企運營的“振漁1號”還成為閩臺合作的一個典范。 第三躍: 多項試點打造“聚寶盆” 在劇中,雷恒水的兒子雷平安借助直播等新業態,推動大黃魚產業轉型升級。 在連江,也進行著一場新的嘗試。福建首臺大黃魚深海智慧漁旅平臺——“閩投宏東號”已安家定海灣,即將投用。 與“振漁1號”等平臺不同的是,“閩投宏東號”具有智慧漁業、深海養殖、休閑旅游、產學研基地等4個功能,搭載有海景客房、宴會廳、廚房、衛生間、辦公室、會議室及智慧漁業中心等旅游功能艙室,可開展海洋科普、潛水、沖浪、海上休閑、垂釣、餐飲、觀測通信及海水養殖等生產生活活動,實現漁旅融合。 此外,為打造大黃魚的藍色“聚寶盆”,連江還推動多項工作先行先試:在全省率先把深遠海網箱養殖與普通網箱養殖的海域基準價區分開,使深遠海網箱養殖的海域使用金相較普通網箱養殖的海域使用金更加優惠;在全省率先出臺支持和促進深遠海養殖產業發展的獎補政策;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大黃魚”臺風指數保險,降低自然災害風險;在全省率先引進“岱衢族”大黃魚優質種苗……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