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簡繁互換
      設為首頁
      設為收藏
      手機版
      東南網 / 新聞頻道 / 天下 / 社會(即時新聞) / 正文

      260元就能買一張不帶磁身份證 記者調查網絡制售假證件和車牌現狀

      2022-12-21 09:10 作者:韓丹東 法治日報 責任編輯:吳靜

      ● 多個網絡平臺、社交平臺上,有人打著“圖文定制”“車牌框架”的幌子售賣假身份證和假車牌,費用為200元至700元不等。從賣家提供的樣圖可以看到,這些假身份證、假車牌和真證幾乎一模一樣,肉眼難以辨別真偽

      ● 買賣居民身份證件罪是對合犯罪,即法律不僅懲罰出賣者,也懲罰購買者,所以該罪名對買家也同樣適用。買家購買身份證件也屬于以非法方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因此也同樣觸犯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 治理制售假證亂象,需要多方合力出擊。公安機關和監管部門需要加大執法力度,完善信息資源庫,設置防偽標識,開通便捷的防偽核驗渠道;平臺需要站好崗、放好哨,建立動態巡查制度,同時完善關鍵詞搜索和模糊搜索機制,對于用戶舉報的響應應當更積極,處理更迅速

      當寫著“搞笑證書、惡搞證件、搞笑證件禮物”的廣告語出現時,你是否會把它和制售假證件的商家聯系起來?

      在網絡購物平臺、社交平臺上,常常能看到有人在售賣“搞笑證書”,商家首頁還會注明“某某圖文”“圖文定制”的字樣,頭像則是大大的“全國接單”幾個字。在其商品主頁里,大多數商家寫著“不用問有沒有,能看見就是有的。點擊右下角‘我想要’私信吧”。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多個網絡平臺、社交平臺上,有人打著“圖文定制”“車牌框架”的幌子售賣假身份證和假車牌,費用為200元至700元不等。從賣家提供的樣圖可以看到,這些假身份證、假車牌和真證幾乎一模一樣,肉眼難以辨別真偽。

      多名受訪專家指出,用戶制作、買賣假身份證件、假車牌的行為涉嫌違法,這類亂象亟待治理。平臺須主動發揮作用,建立內部監管機制,對于個人非法制作、買賣機動車牌的行為予以規制,同時要積極配合外部監管部門,建立違法犯罪記錄臺賬制度,主動移交相關線索。

      假身份證充斥網絡

      按需定制掩人耳目

      記者在某二手購物平臺上隨機找到一家名叫“圖文定制”的店鋪咨詢。該商家上架的商品名稱都是“搞笑證書”,還有兩張證件照片,一張為“特種作業操作證”,一張為身份證,兩張證件照均展示的是正面。

      當記者私信詢問商家時,對方開門見山問道:“是定制身份證對嗎?”隨后發來3張身份證樣圖。樣圖中,一面簽發機關為“某公安局”,一面居民信息界面、身份信息一應俱全,圖片中還能隱約看到熒光防偽標志,看照片似乎與真身份證沒有什么區別。

      后續交談中,對方稱這些身份證都不帶磁,但平時用于進廠、找工作都沒問題。一張證260元,需要記者提供證件照片和住址等信息。

      記者注意到,這些賣家都是通過購物平臺引流,再通過即時通訊軟件溝通。售賣的身份證也分兩種。

      一種是賣家通過其他渠道收集的身份證。賣家一般將這些身份證的照片保存到網盤中,買家通過賣家提供的網盤提取碼進行預覽,挑選購買心儀的身份證,價格在400元至700元不等;另一種是賣家售賣自己制作的高仿身份證,根據精細程度不同,價格有所不同,還有賣家聲稱自家制作的身份證除了不帶磁,其余細節與真證無異。之后記者又詢問了幾個賣家,他們同樣表示,不帶磁,但和真實身份證的逼真程度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價格,做工差點的一般200元左右,做工精細的價格在400元至600元。

      記者發現,制售假身份證的賣家在電商、二手交易等平臺招攬客戶時小心翼翼,圖片介紹往往很“含蓄”,而在社交平臺上普遍明目張膽地炫耀“優質貨源”。在一個名叫“優勝原件圖文”的賣家朋友圈中,對方貼出大量聊天截圖,且附有轉賬記錄,并宣稱從“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畢業證書”“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合格證”再到身份證等都能制作。

      近日,該商家更新朋友圈配上聊天截圖稱:“我做的原件本,家家都跟你說質量,我的本子可是人家拿去上戶口都能過的。”聊天內容顯示,買家用真實的檔案號和身份證號做假證,只因當時戶口本中的身份證號填寫錯誤,出生記錄也沒有找到,便找到這里做假證。

      該商家還在其朋友圈上傳了兩張作坊照片。照片中,流水線般的機器正閃爍著紅光,兩名工作人員背對著鏡頭操作儀器,身邊擺滿了印制好的成品。

      對于網絡平臺、社交平臺中有人制售不帶磁的身份證這一現象,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周俊利說,賣家此類行為涉嫌違法犯罪,主要罪名包括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件罪。

      “買賣居民身份證件罪是對合犯罪,即法律不僅懲罰出賣者,也懲罰購買者,所以該罪名對買家也同樣適用。買家購買身份證件也屬于以非法方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因此也同樣觸犯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周俊利解釋說。

      泰和泰(重慶)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朱杰說,我國刑法對偽造、變造、使用假身份證的行為有專門的法律規制,刑法修正案(九)將買賣假身份證的行為也納入規定,意味著國家對身份證管理秩序的力度不斷加大并周延。同時,買家如果購買假身份證后,并在應當提供身份證的活動中使用購買的假身份證的,還可能構成使用虛假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的,可能受到拘役或管制,并處或單處罰金的處罰。

      提供樣圖定制車牌

      賣家承諾可過年審

      記者調查發現,大多制售假身份證的賣家還從事另一項業務,即偽造車牌,且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偽造整體車牌,一類是制造車牌貼。

      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以“車牌”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顯示均為車牌框架、車牌支架等輔助安裝器材,其中售賣車牌支架的商家又分為兩類:一類商品展示界面為實物圖,一類主要展示黃底藍字“請咨詢”宣傳語。

      一家名為“電摩pai”的商家聽到記者咨詢車牌制作事宜后,讓記者添加其即時通訊賬號,并稱“有樣圖都能做,電動車牌照、汽車牌照、新能源車牌照,一張120元包郵,配套贈送安裝工具螺絲,可過年審。現在下單,最快第二天晚上就能發貨,你只需要提供車牌樣圖和號碼”。

      在該商家朋友圈,記者看到另一種假車牌的“上牌”視頻。視頻中,男子手持假車牌,覆蓋到真車牌上,假車牌便牢牢吸附在上面。從視頻里看,貼牌前后幾乎無異,原本的“魯D”號牌搖身一變成了“冀C”的號牌。

      此外,該商家朋友圈中還有一張圖片,4張顏色各異的車牌整齊碼放在地上,黃色的“藏C”、綠色的“粵S”、黑色的“贛A”以及藍色的“冀A”。

      另一個名叫“圖文定制”的商家更直接,當記者詢問是否能做車牌時,對方迅速回復稱:“都能做,400元一副,電車貴100元。我們的車牌用料講究,做工很好,有些客戶一買就是兩副,都可以過年審,連交警也看不出來。”

      對于網絡平臺、社交平臺上有人制售車牌這一現象,朱杰說,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或使用偽造、變造的號牌,否則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處15日以下拘留,并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購買假證瞞天過海

      有需求就有市場。這些假身份證、假車牌都用來干什么呢?

      一位名叫“家政李老師”的沈陽網友說,主要是為了做工方便。她發現,當地幾名身份證造假的家政阿姨活躍在家政市場,她們所用的“身份證”使用的字體和真證存在較大差距,且沒有防偽標志,而證件上的年齡,恰好符合就業年齡。

      另一位來自江蘇無錫某家政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11月,一位阿姨前來求職,但樣貌與證件年齡相差較大,他便將其身份證上的信息錄入家政公司App系統查詢,頁面立即彈窗“校驗未通過,請核實證件真實性”。后來阿姨坦言其為了滿足從業年齡,使用了假身份證。

      除了從事家政行業工作外,制售身份證的賣家透露,許多人購買假身份證是為了幫助未成年人或者超齡人員進廠或者進工地工作。

      假車牌的用處同樣廣泛。有人為了躲避限號,有人為使用拼裝車,還有人認為重新申請辦理車牌周期太長而造假省時省力。

      “限號的時候,假車牌就能派上用場了。”貨車司機李先生告訴記者,對貨運司機而言,限號讓他們倍感頭疼,有些司機為了躲避限號,就會購買假車牌,駛入限行區域前換上,躲過限行。

      從事二手車行業的肖先生介紹,二手車行業也有人購買使用假車牌,多用于黑車、拼裝車和事故車。“這種上了假牌照的車,經常會出現逆行、闖紅燈等違法違規情況。”

      人工智能共同發力

      加大平臺監管力度

      為了防止制售假證件現象,平臺該承擔起什么樣的責任呢?

      記者注意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制定出臺的《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應當對平臺內經營者及其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建立檢查監控制度。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發現平臺內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有違反市場監督管理法律、法規、規章,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違背公序良俗的,應當依法采取必要的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并向平臺住所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互聯網平臺雖然無法實施對個人經營行為逐一審核后發布,但對于出現的違法違規情況,應當全力配合有關部門工作。網絡平臺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也應當對一些明顯違法、違規的關鍵詞進行監測、檢測和屏蔽。”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

      朱杰提出,我國電子商務法和《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都要求網絡平臺應當擔負起對平臺經營者的監管和用戶保護的義務。同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如果發現平臺內的商品或者服務違法,應當采取必要措施,如下架商品、封禁賬戶等措施,并向有關部門報告。

      記者注意到,在網絡平臺上,賣家經常變換搜索關鍵詞,故意避開原話,比如“證”字會使用“正”字代替,“磁”字被“茲”字替換,有的還會使用行業黑話。該如何破除賣家放的一個個“煙霧彈”呢?

      朱杰建議,可采用“人工+智能”的綜合手段進行監管。智能手段是通過設置關鍵詞、特殊標志的方法,大規模檢測平臺內違法、違規信息,這種方式能夠高效、大量地排除信息流中的不合規情形,但是對于一些行業黑話、頻繁變更的關鍵詞等,智能的方式可能并不能識別,因此需要加入人工方式,設置審查專員,對智能系統無法識別、判斷的內容再次審核,既可以避免錯誤判斷,也可以避免違規內容逃脫監測。同時,對于審核專員還應加強培訓和指導,及時掌握行業黑話、準確識別內容信息,才能盡可能明確不法商家的真實意圖,予以打擊。

      朱巍說,平臺需建立動態巡查制度,同時完善關鍵詞搜索和模糊搜索機制。對于用戶舉報的響應也應當更為積極,處理更加迅速。

      周俊利認為,治理制售假證亂象,需要多方合力出擊。公安機關和監管部門需要加大執法力度,針對偽造、變造、買賣身份證明文件的違法犯罪行為從嚴查處。應完善信息資源庫,設置防偽標識,開通便捷的防偽核驗渠道,保證證件防偽性更高、更加“黑科技”。相關部門要強化聯動機制,在審核文件、材料時,實現信息共享、互通。還要加大對偽造身份證明文件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強普法宣傳,在全社會形成高壓態勢,教育引導社會大眾實事求是、拒絕使用偽造證件和證明。

      “網絡平臺、招聘平臺等正規平臺應當加強對注冊用戶的審核,可以推行實名制注冊、人臉識別等方式確認注冊用戶身份,當平臺出現買賣居民身份證件等行為時更容易鎖定違法者,增加不法用戶違法犯罪的成本。”周俊利說,要在全社會營造對偽造、買賣假證“零容忍”的態度,對于制假售假者,有關部門應依法嚴厲打擊,嚴肅追責。平臺有義務站好崗、放好哨,不能對偽造、買賣假證照的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監管部門要形成執法合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跨部門執法監管合作機制。

      “一方面,對平臺經營者而言,應堅決取締非法制作、買賣機動車車牌的違法犯罪行為,建立平臺內部的監管機制,對于個人非法制作、買賣機動車牌的行為予以規制;另一方面,配合外部監管部門,建立違法犯罪記錄臺賬制度,將平臺通過自身監管發現的違法犯罪證據材料、線索等移交相關部門,配合政府加大監管打擊力度。”北京高界鵬凱律師事務所主任張仲凱說。(記者 韓丹東 實習生 王意天)

      關鍵詞:身份證,車牌,假車牌,二手車行業,特種作業操作證



      本網轉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點擊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投訴
      新聞中心
      • 快訊
      • 國內
      • 國際
      • 娛樂
      • 體育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關注東南網微信

      掃碼關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嘟嘟嘟在线视频免费观看高清中文|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在线人成| 黄色片子在线观看| 欧美aaaaaa| 国产第一页福利| 乱理电影不卡4k4k| 韩国成人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美女网站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波多野结衣教师未删减版|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毛片试看|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44444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版人视频网站免费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非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女女高清|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级毛片|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欧美极度极品另类|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一区欧美激情| 久久国产精品偷|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小雪老师又嫩又紧的|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啄木乌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baoyu122.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另类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