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青海省紀委監委通報6起耕地保護領域履職不力典型案例;2023年7月,遼寧省大連市紀委監委通報3起在耕地保護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問題;2023年4月,湖南省紀委監委通報7起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問題典型案例……最近,各地紀檢監察機關點名道姓通報曝光,釋放以鐵的紀律護航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的強烈信號。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耕地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
當前耕地“非農化”、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主要問題有哪些?如何圍繞耕地保護“國之大者”強化政治監督?怎樣深挖徹查耕地保護亂象背后責任、腐敗和作風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自然資源部紀檢監察組及有關地方紀委監委的同志。
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沒有變,耕地“非糧化”、“非農化”問題依然突出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近年來,一系列嚴格耕地保護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但個別地方仍然存在違法違規占用耕地開展非農建設的行為。
2020年9月國辦印發的《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規定,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嚴禁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嚴禁違規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擴大自然保護地、嚴禁違規占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2020年11月國辦印發的《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規定,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從事林果業以及挖塘養魚、非法取土等破壞耕作層的行為,禁止閑置、荒蕪永久基本農田。
駐自然資源部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多年來造成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的主要問題,集中在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等占用耕地方面,如某省省道公路兩旁綠化帶60米寬,遠超3-5米的國家標準,綠化帶占用耕地近1800畝;農業結構調整導致種植結構失衡,種植結構調整的政策引導不夠,導致部分地區受經濟利益驅使,在耕地上種植經濟作物。
該負責同志介紹,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的2021年、2022年耕地保護督察發現的112個違規違法重大典型問題,均反映出有關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門領導干部耕地保護意識不強,主導或因執法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造成違規違法占用耕地問題發生。
從紀檢監察機關的通報看,耕地“非農化”、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案例,既有公職人員非法占用耕地、侵害農民利益的問題,又有監管人員失職失責、執行耕地保護制度不嚴不實的問題。特別是個別地方農村亂占耕地建房面廣量多、問題頻發,與有關基層干部監管不力、執法不嚴,甚至聽之任之、置若罔聞有關。河北等地曾印發通知提出,自然資源領域部分執法權下放后,鄉鎮和街道不認真履行巡查、制止、查處職責,不作為、亂作為,失職瀆職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鄉鎮和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責任。
2023年7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實施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紅線,初步遏制了耕地總量持續下滑趨勢。同時要清醒認識到,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沒有變,耕地“非糧化”、“非農化”問題依然突出,守住耕地紅線的基礎尚不穩固,農田水利方面欠賬還很多。新時代新征程上,耕地保護任務沒有減輕,而是更加艱巨。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政治監督,做實日常監督,督促地方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認真履職盡責,嚴肅查處耕地保護中存在的監管不力、失職瀆職、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問題,深挖徹查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背后的以權謀私、利益交換、收受賄賂、與民爭利等腐敗問題,以嚴實作風推進耕地保護決策部署落實見效。
強化政治監督,組織開展耕地保護專項監督,壓緊壓實責任,全力守住耕地紅線
2023年2月,駐自然資源部紀檢監察組收到自然資源部有關司局報送的66件涉及耕地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將問題線索移送至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該室對問題線索集中督辦交辦,有關地方紀委監委深入調查核實,嚴查徹處耕地亂象背后的責任、腐敗和作風問題,有力強化“懲”的震懾。
作為耕地保護主責部門,自然資源部黨組及有關司局貫徹黨中央耕地保護決策部署的情況是監督重點。駐自然資源部紀檢監察組督促自然資源部結合職能職責、重點任務建立工作臺賬,既督察其落實銷號情況、又督察整改成效,嚴防認識不高、責任不清、空喊口號、虛假整改。
為充分發揮自然資源行政監督特點和黨內監督政治優勢,駐自然資源部紀檢監察組與自然資源部黨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聯合印發《自然資源行政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協調工作機制清單》,明確了信息溝通、線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四個方面貫通協調機制,駐部紀檢監察組與駐在部門相關司局進行常態化聯絡,確保重要信息傳遞通暢,并要求共享督察意見書、督察建議函、通報案例等信息,做好違紀違法線索移交工作。
聚焦耕地保護開展專項監督。安徽是全國產糧大省、糧食流通大省、糧食凈調出大省,省紀委監委把“加強耕地保護、維護糧食安全”作為2023年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的重點工作,制定實施《加強耕地保護維護糧食安全專項監督工作方案》。省紀委監委明確了壓緊壓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跟進監督黨的十九大以來專項督察發現的違法批準、轉讓、占用、破壞耕地突出問題整改等8個方面監督重點,通過全面起底處置問題、做實日常監督、嚴肅執紀問責、推動建章立制等措施,推進專項監督工作取得成效。
2022年10月以來,貴州省紀委監委制定工作方案,整合室組力量,抽調省自然資源廳有關人員組成5個專項監督檢查組,對9個市州及其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開展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組明確緊盯各地工作安排部署情況、年度補充耕地任務完成情況、新增亂占耕地建房問題發生和整改情況以及歷年耕地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等4個方面重點,采取座談交流、個別訪談、查閱資料、現場核查、主動約談等多種方式開展監督,推動全省落實耕地保護硬措施。
以“大腳板+大數據”強化監督。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紀委監委充分運用“室組地”聯動機制,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一線開展實地走訪,對占用耕地違法圖斑整改落實等情況進行現場核實,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充分履職,防止屬地管理“走過場”,對存在“懶政”的干部及時開展談話提醒,對有關問題線索及時深挖細查。重慶市城口縣紀委監委聚焦耕地保護一個責任網格、一張衛片問題圖、一本“進出平衡”賬、一批行政審批權,分級分類精準派單監督;通過碼上監督、監督一點通、民生資金監管平臺等,強化數字監督。
壓緊壓實責任。福建省紀委監委將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列為政治監督、日常監督的重要內容,省紀委監委領導帶隊走訪自然資源廳,向“一把手”面對面傳導壓力,點對點督促履職。浙江省江山市紀委監委將整治耕地“非農化”、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列入年度政治監督項目庫,通過詢問“一把手”查重視程度、調研督導查工作力度、日常監督查工作進度等“三查”方式,完善“工作提示+提醒約談”“制發建議+追責問責”“監督報告+質效評估”三項工作機制,倒逼主體責任落實。
深挖徹查耕地保護亂象背后的責任、腐敗和作風問題
不久前,自然資源督察機構發現一起違法占地案:地方政府以開鑿河道清淤為名侵占耕地,實則建設景觀園林,涉及非法占用耕地數百畝,2021年督察機構指出其違法問題后,當地政府不僅不落實整改主體責任,仍“頂風違建”,2022年督察機構再次實地督察時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直至自然資源部通報、媒體跟蹤報道后,當地政府才開始推動整改。目前,當地紀委監委正在深挖徹查耕地保護亂象背后的腐敗問題。
2023年2月,中央紀委印發《關于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的意見》,把堅決懲治耕地保護等戰略舉措落實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強化組織領導,精心安排部署。向各省(區、市)紀委監委發函,對加強耕地保護監督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督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推動有關職能部門和地方強化監管、加大整治力度,深挖徹查耕地保護亂象背后的責任、腐敗和作風問題。
在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部分基層干部失管失察或礙于“人情世故”,對相關問題的執法檢查不到位,導致永久基本農田被侵占。必須對耕地保護進行全方位“體檢”,以此為契機對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問題線索進行起底清零和“回頭看”;嚴格落實既查當事人、又查監管人機制,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近期,上海市嘉定區紀委監委收到群眾舉報,反映該區徐行鎮某村村民在農房翻建時侵占永久基本農田,相關村干部卻毫無作為。區紀委監委聯合鎮黨委、紀委開展調查,發現該處農房不僅“未批先建”,且新砌圍墻還較過去外擴,把一部分永久基本農田“攬”為己有。面對調查,該村黨總支書記和相關涉事干部承認,發現苗頭時他們沒有采取果斷措施有力勸阻,導致農房“未批先建”、侵占永久基本農田。最終,該村黨總支書記和有關涉事干部分別受到警告處分和談話提醒,相關涉事人員也受到嚴肅處理。目前,侵占永久基本農田的農房違建部分已被拆除,并復墾為耕地。
駐自然資源部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分析,個別地方政府領導干部存在重經濟發展、輕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的政績觀偏差,甚至個別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問題就是由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決策主導,必須以“零容忍”態度動真碰硬,以“長牙齒”硬措施執紀問責。
2022年8月,四川省某縣某社區商人羅某某通過土地流轉方式,在該社區集體土地上實施削坡改土、道路硬化等項目,施工占用的部分土地為永久基本農田。社區黨支部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李某某明知這一情況,但因認為該項目對地方發展有利,便未對其合規性合法性予以核實,也未及時上報或予以制止。今年6月,羅某某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問題被自然資源督察發現。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羅某某非法占地行為進行立案調查,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并要求其對相關耕地進行整改恢復。李某某未按要求履職造成不良影響,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駐自然資源部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分析,耕地保護方面的違法違規問題雖然表現很明顯,但是專業性、政策性較強,違法違規點往往較為隱蔽,容易被一些貌似合法合規的手續所掩蓋,需要運用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對每一個環節認真甄別剖析,查找違法違規點。
2022年9月,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紀委監委在查處坦坪鎮7戶村民申請建房手續審批把關不嚴問題時,對當地農村建房審批流程進行了梳理。
按照規定,由村民提出建房申請,村民小組及村委會審核并公示通過后,將申請上報至鄉(鎮)政府;鄉(鎮)政府組織自然資源所、規劃站等聯審,對土地性質、是否占用耕地、是否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等審核把關;聯審通過后,鄉(鎮)政府召開會議審定,會議通過并經分管鎮領導、鎮長審核同意后,向申請村民發放《鄉村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準書》;如申請建房的用地占用耕地,需向省市自然資源部門申請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手續辦理成功后才能申請辦理建房手續。
調查發現,坦坪鎮政府相關站所對村民建房申請進行聯審時,時任坦坪鎮自然資源所所長李小兵、規劃站站長劉文兵等人在未辦理農用地轉建設用地的情況下,在7戶《嘉禾縣農民建房全程管理表》上簽字同意,致使違規占用基本農田建房2.3畝的行為發生。
發揮查辦案件治本功能,大連市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剖析已查辦案件暴露的短板漏洞,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等方式,推動職能部門建章立制;利用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強化震懾;將耕地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融入“送紀送法進基層”活動內容,提升基層干部群眾對耕地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臺有戲閩韻頌福”閩劇專場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倉前公園上演,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選送的民樂合奏、閩劇折子戲等 ...
2024年閩臺藝術青年音樂會開幕,本次音樂會由省文旅廳主辦,是第九屆福建藝術節和兩岸藝術青年歡樂匯的重要配套活動。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賽程,四個小項的短節目和韻律舞比賽將于14日展開,15日進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則將按照國際賽事慣例進行表演滑。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來阻擋一下。”在廣西天等縣小山鄉中心小學的運動場上,體育老師張世強盯著隊員們訓練時的跑動情況,不時提醒。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