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磚古厝千年夢!“我把家鄉唱給你聽
2023-11-01 15:29:37? ?來源: 責任編輯:吳開興 我來說兩句 |
最近,“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海峽兩岸音樂作品網絡征集評選活動越來越火爆,不僅吸引福建本土音樂創作愛好者踴躍參與, 也得到省外音樂人的熱切關注,紛紛投來參賽作品。截止至10月26日,征集到的歌曲546首。 “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不僅是一場聽覺的盛宴,還是一場心靈旅行的嘉年華。隨著參賽歌曲MV,來領略一下華夏大地山河美景和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 “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海峽兩岸音樂作品網絡征集評選活動由中央網信辦傳播局指導,省委網信辦、省文旅廳、省文聯主辦,東南網承辦,福建省音協流行音樂學會、省音樂推廣協會、省網絡直播協會協辦。 組委會將從征集到的參賽作品中,挑選出部分歌曲進行在東南網、海峽網、閩南網等媒體矩陣展播,并在抖音、視頻號等平臺,用媒體官方號、組委會官方號全方位推送展示。
“海峽情”展播(50) 作品名稱:愛在阿城 作詞:李興龍 作曲:李興龍 演唱:李天華 創作介紹:李興龍,出生于1973年,黑龍江省流行音樂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擁有20年的音樂教學經驗和15年的唱片制作經驗及藝人包裝推廣于一身的在內地全才音樂人。 李興龍于2009年成立了北京雷漫唱片,簽約的藝人有葉貝文、魯珺琦、藍燕、裘海正、李草青青、于文博等。曾為國內眾多藝人制作過上百首歌曲,參與制作30多張專輯,并捧紅紅遍大江南北的葉貝文《走天涯》,合作過的藝人有臺灣裘海正,香港影星藍燕,好聲音金池、張赫軒、歌浴森,快女王志心,慕容曉曉,劉思偉,湖南衛視主持人任升,代理仁,崔恕,李天華 、崔子格、常艾非、張大禮、顧莉雅、劉大成等。 阿勒楚喀指阿城區, 阿城區隸屬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愛在阿城》表達作者對家鄉的贊美和眷戀。 愛在阿城 歌詞: 我的家鄉在中國北方 這里人們 熱情豪爽 白山黑水 稻谷飄香 魅力金源 歷史悠長 阿勒楚喀是神奇的地方 這里美酒 四處飄香 阿勒楚喀 迷人的地方 愛在這里 女真的故鄉
童聲Rap: 阿城的山 阿城的水 阿城的人民純樸美 阿城的地 阿城的土 阿城是金上京會寧府 女真族 博物館 金代的歷史文物上千件 阿城的酒 阿城的蒜 阿城的版畫世界都點贊
我的家鄉在阿什河畔 綠水青山 古老的城墻 金龍山下有醉美的夕陽 這里有我深愛的姑娘
阿勒楚喀是神奇的地方 這里美酒 四處飄香 阿勒楚喀 迷人的地方 愛在這里 女真的故鄉
阿勒楚喀是富饒的地方 這里的美景 令人向往 阿勒楚喀 難忘的地方 愛在心里 把你歌唱
愛在心里 把你歌唱
“海峽情”展播(51) 作品名稱:表里山河 作詞:李倫 作曲:張偉 演唱:山西省歌舞劇院聲樂隊 創作介紹:張偉,獨立音樂人,山西省歌舞劇院簽約作曲。他的作品民族歌劇《三把鎖》獲得文化部民族歌劇重點扶持劇目,國家藝術基金年度資助劇目,第四、五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目,第十七屆山西省“杏花獎”音樂設計獲獎。 提起山西,2000多年前的《左傳》就概括了四個字——“表里山河”,它的意思就是說山西外有大河、內有高山。“山河”既是山西獨特的地貌,也為山西的氣質和發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幾千年來,這片熱土上孕育出底蘊深厚、脈絡清晰、特色鮮明的三晉文化。由“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戰略布局引領,散落在表里山河間如珍珠般的文化符號一顆顆被串起,那隱藏在山野村鄉的歷史之魂被喚醒,正如這首《表里山河》,唱出了多少山西文化的綿長雋永,又詠嘆出多少表里山河的萬千氣象。 表里山河 歌詞: 河之東, 山之西, 長城長又長, 表里山河自古傳唱。 黃河之水天上來, 最早中國河東發祥。 太行巍巍天下脊, 紅色精神永弘揚。 長城巨龍天行健, 自強不息向遠方。 再把這三晉故事講, 英雄慨而慷。 君不見, 云岡恢宏, 平遙悠悠五臺清涼。 鸛雀樓上放眼量, 大槐樹下話滄桑。 山西三寶細細賞, 大院漫聽梆子腔。 最愛那汾酒老醋香, 千年韻味長。 啊,黃河之魂、 大美太行、 長城博覽, 表里山河青春綻放, 山西明天更輝煌! 黃河之魂、 大美太行、 長城博覽, 表里山河青春綻放, 山西明天更輝煌! 河之東, 山之西, 長城長又長, 表里山河自古傳唱。 傳唱。。。。。。
“海峽情”展播(52) 作品名稱:屯堡印象 作詞:丁時光 作曲:楊季濤、甘文思 演唱:薛麗娜 創作介紹:在祖國邊陲——貴州省安順市有一處神奇的地方,在那里,至今仍保留著600多年前居民的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其情其景,與現代社會和諧共處,相應生輝,造就出了神秘莫測的“屯堡文化”。 歌曲《屯堡印象》描寫的就是這一文化現象。歌詞古樸,意蘊深沉,耐人尋味,撫今思昔,令人百感叢生。旋律清雅,時尚新穎,歌戲跨界,悅耳動聽。詞曲作者均是活躍在當今中國樂壇的名家,有大量的優秀作品流行于世。 屯堡印象 歌詞: 時光展畫軸,看你畫一幅, 珍藏幾分靈秀,幾分古樸。 陳年驛茶畫里香,明時微風輕輕拂。 哦
忠孝善良傳給子孫, 文武之道蘊積在古堡, 一種曠世的堅韌, 走著先人來時路。
吳儂軟語漸弱了聲調, 黔中清音把江南回顧, 唯有韻味不改, 融進中華復興曲。
時光展畫軸,看你畫一幅, 珍藏幾分靈秀,幾分古樸。 好一首古韻新歌, 好一幅珍貴畫圖。
“海峽情”展播(53) 作品名稱:刺桐 作詞:彼末 作曲:彼末 演唱:彼末 創作介紹:原創歌曲《刺桐》寫的是福建泉州鯉城。歌曲以閩南語為主體,結合了南音、梨園戲段的元素,融合成新的泉州民謠。歌詞里以作者角度出發,以座北朝南看刺桐,描寫了古城的美景,建筑,悠久歷史文化及人文等內容。刺桐花開刺桐紅,紅磚古厝,東西塔,威遠鐘樓,一路南街兩邊巷,包含中山路花巷這些未提及過但看到的了南洋風的騎樓和車子窗,來自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也帶來了遍地圣人,各立廟堂。給客人們喝杯茶,配著本土的蜜餞,聽一曲婉轉悠揚的南音梨園戲,感受這半城煙火半城仙的情愫。 刺桐 歌詞: 刺桐花開刺桐紅,紅磚古厝千年夢, 坐北看南日頭炎,一路南街兩爿巷, 東西兩塔站開元,威遠鐘樓立中山, 南洋風吹車子窗,騎樓已是百年工, 古早南門有船入港,海上絲綢萬里航, 各路神仙入廟堂,自古遍地是圣人, 面亁糊醋肉油條蔥,一碗蠔仔煎一個粽, 南音講古茶清香,甜點蜜味請客人,
(梨園戲段)阮不是惜花春早起只為是愛月夜眠遲,
東西兩塔站開元,威遠鐘樓立中山, 南洋風吹車子窗,騎樓已是百年工, 古早南門有船入港,海上絲綢萬里航, 各路神仙入廟堂,自古遍地是圣人, 面亁糊醋肉油條蔥,一碗蠔仔煎一個粽, 南音講古茶清香,甜點蜜味請客人。
(南音曲段)元宵十五,阮共君親相見
古早南門有船入港,海上絲綢萬里航, 各路神仙入廟堂,自古遍地是圣人, 面亁糊醋肉油條蔥,一碗蠔仔煎一個粽, 南音講古茶清香,甜點蜜味請客人。
“海峽情”展播(54) 作品名稱:一毛街 作詞:楊海城 作曲:楊海城 演唱:張羽 創作介紹:楊海城,詞曲作者、音樂制作人,曲風多變,已發行300多首原創歌曲。2018年作為吉林省唯一代表,參加中國音協高研班詞曲作家第四期培訓班學習。 “一毛街”原名“慶德街”,在吉林省四平市,街不大,卻因為燒烤而流量爆棚。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街兩側的平房接連開起了燒烤店,晝夜不息的街邊煙火、踏實滾燙的小火炕和味美價廉的一毛錢小肉串,讓這里成為品嘗滿族特色燒烤的首選之地,“一毛街”由此得名。2018年以后,改造提升后的一毛街煥然一新,統一的建筑風格、統一的外表燈飾、統一的滿漢雙語牌匾,使老街愈發的古色古香,令游客流連忘返。 “在東北,沒有什么事兒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這句略顯戲謔的話,把伊通人對燒烤的熱愛表達得淋漓盡致。在伊通,燒烤已不僅僅是“吃”本身,它是根植于伊通人內心的文化符號,更是流淌在血液里火熱、厚重、樸實的人生滋味!一把滋滋冒油的烤串兒,幾只不同口味的伊通燒鴿子,三杯兩盞淡酒伴著煙火氣十足的熱辣夜色,一把孜然,就這樣風味了人間。 一毛街 歌詞: 沸騰的煙火 引爆誰的渴望 烤爐上鮮美的味道 能解世間愁腸
味蕾不停綻放 笑容掛在臉上 這 就是生活 最美的模樣
一毛街 十里香 擼一把小串兒暖時光 品一品伊通的人情味兒 再把那幸福嘗一嘗
一毛街 逛兩趟 還有什么煩惱不能忘 巷子很短 思念很長 這里是多少人的詩和遠方 一毛街 十里香 (記者 吳開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