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今年以來,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如何?糧食能否繼續保持在1.3萬億斤及以上?今天的《權威訪談》,來看對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的專訪。
全年糧食產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唐仁健介紹說,今年糧食生產先后遭遇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北局地嚴重洪澇、西北局部干旱等災害,很多人擔心糧食會不會減產。今年夏糧略減了25.5億斤,但仍是第二高產年,早稻增產了4.3億斤。全年糧食的大頭在秋糧,盡管統計數據還沒出來,但綜合專家田間測產和多個部門單位預測研判,今年秋糧仍將是一個增產季。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 部長 唐仁健:目前看,秋糧收獲已進入掃尾階段,全年糧食有望再奪豐收、繼續增產,大家可以放心了。糧食產量將繼續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唐仁健表示,今年部分地區災情較重,但仍實現豐收,這背后有三個主要因素支撐。
首先得益于中央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夯實了豐收基礎。國家繼續提高早秈稻和小麥最低收購價,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資金,出臺了支持大豆生產等政策組合拳,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政策有效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各地壓緊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千方百計穩定糧食面積。據農情調度,今年秋糧面積增加了700多萬畝,特別是高產作物玉米增加了1300多萬畝,這為糧食豐收奠定了基礎。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 部長 唐仁健:中央財政安排37億元農業防災救災資金,在秋糧生產關鍵時期還專門安排了24億元用于“一噴多促”,促進作物壯苗穩長,對于秋糧穩產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唐仁健介紹說,大面積單產提升有效對沖了災害影響。農業農村部今年啟動了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重點在100個大豆、200個玉米主產縣整建制推進。以往很多品種在試驗示范指揮田里的單產很高,但一到大田里就下來一大截。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 部長 唐仁健:針對這種差距,我們從耕種管收、地種肥藥全領域全環節查找短板弱項,針對性地拿出良田、良種、良法、良制、良機“五良”集成組裝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專家測算,300個重點縣單產提升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了73%以上。
唐仁健介紹說,全國面上增產彌補了局地點上損失。今年河南、黑龍江、河北等局部地區農業受災的確較重,但從全國來看,今年災情總體上比上年和常年并不重。而且,今年災害主要以洪澇為主,農諺講“水淹一條線、干旱一大片”,一般來講水災對糧食生產特別是產量的影響是輕于旱災的。2020年長江流域發生了僅次于1998年的嚴重洪澇災害,但當年全國秋糧增了60多億斤。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 部長 唐仁健:今年各主產區降水普遍較多,土壤墑情好,雨熱同期同至,尤其對10多億畝沒有灌溉條件的旱地糧食生產十分有利,非災區普遍增產,彌補了災區損失。
農業農村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唐仁健表示,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全力抓好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的三農各項工作,農業農村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三農基本盤是穩的。
唐仁健介紹說,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指導各地進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從發現返貧風險到識別認定再到實施幫扶,一般不超過1個月,確保早發現早干預,目前63.5%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其余均落實了幫扶措施。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 部長 唐仁健:突出抓好產業就業幫扶,推動中央銜接補助資金用于產業發展超過60%。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達到3297萬人,超額完成3000萬人的年度任務。去年脫貧人口收入同比增長14.3%,預計今年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唐仁健表示,今年以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有序推進。前三季度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繼續增長,農產品網絡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帶動農民收入實際增長7.3%,比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快2.6個百分點。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90%以上的行政村常態化開展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持續改善。50%左右的行政村推廣運用清單制、積分制,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 部長 唐仁健:今年我們重點干了一件事,就是會同有關部門認真總結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發布了56個浙江“千萬工程”典型案例,東中西部都能學,平原山區海島都好用,跳一跳也能夠得著。各地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持續走深走實。
多領域發力 加快補上農業科技短板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唐仁健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為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今年,我國從多個領域發力,加快補上農業科技短板。
唐仁健介紹說,這一輪機構改革優化農業農村部有關農業科技職責,將科技部組織擬訂科技促進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和政策、指導農村科技進步職責劃入農業農村部,體現了對農業科技創新的統籌考慮和加強。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 部長 唐仁健:今年以來,我們持續用好種業振興行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生物育種重大項目三大抓手,在底盤技術、核心種源、關鍵農機裝備等領域發力,加快補上短板弱項。
唐仁健表示,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國產種子基本能夠滿足國內需求,但在一些品種和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還比較大。為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農業農村部瞄準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戰略需要,扎實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
自主培育了3個白羽肉雞新品種,打破了此前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今年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20%,還首次出口國外;自主培育的12個南美白對蝦新品種,市場占有率達到35%。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 部長 唐仁健:南方地區利用冬閑田擴種油菜,必須把生育期壓縮到180天左右,才能不耽誤來年種早稻。今年育成了短生育期的油菜“中油早1號”,生育期只需要169天,在解決這一關鍵問題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唐仁健表示,現在我國農業發展已經進入機械化主導的階段,農機制造和使用規模居世界第一,但短板也比較突出。東北地區長期使用的都是國外品牌大馬力農機,南方6億多畝丘陵山地也一直缺少適用的小型機具。聚焦這“一大一小”加智能化,農業農村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了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梳理形成了短板機具目錄,組織開展協同攻關,目前一批重要標志性機具研制取得突破。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 部長 唐仁健:在“一大”(大馬力農機)方面,國產320、240馬力的無級變速拖拉機已經實現量產和產業化應用,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在“一小”(小型農機)方面,多款丘陵山地拖拉機完成了樣機試制,能夠適應15度以下坡度作業,可以解決南方山地“無機可用”的問題。另外,油菜移栽機、再生稻收獲機、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專用播種機等急需的機械也陸續應用于生產。
此外,今年我國還在持續加強底盤技術研發攻關。唐仁健表示,底盤技術是農業現代化繞不開的關鍵所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農業農村部加快在這方面的布局攻關,目前部分領域已經取得突破進展。
(總臺央視記者 王琰 梁麗娟 王凱博 鐘敏 陳博)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臺有戲閩韻頌福”閩劇專場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倉前公園上演,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選送的民樂合奏、閩劇折子戲等 ...
2024年閩臺藝術青年音樂會開幕,本次音樂會由省文旅廳主辦,是第九屆福建藝術節和兩岸藝術青年歡樂匯的重要配套活動。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賽程,四個小項的短節目和韻律舞比賽將于14日展開,15日進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則將按照國際賽事慣例進行表演滑。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來阻擋一下。”在廣西天等縣小山鄉中心小學的運動場上,體育老師張世強盯著隊員們訓練時的跑動情況,不時提醒。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