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丨楊姐和吳哥的“抗帕”生活
吳哥在沈陽的家中幫助楊姐做康復鍛煉(4月8日攝)。
吳哥和楊姐是沈陽的一對夫婦。2009年,楊姐不幸罹患帕金森病,吳哥對患病的妻子不離不棄,悉心照料。 2019年,楊姐在北京接受了DBS手術治療,術后病情改善明顯。但是之后的兩年因為沒有遵循醫囑治療,也不了解帕金森病本身的特點,楊姐的身體情況再次轉差。兩人這才真正認識到:做好帕金森病基礎知識了解、對病人進行心理引導、生理康復鍛煉以及飲食調整等,對于帕金森病治療十分重要。
多年來曲折的治療經歷讓吳哥有了投身幫助帕金森病患者延緩病程發展的志愿工作的想法。2022年,吳哥開始做針對帕金森病群體的直播。他通過組織病友群、分享自己與妻子的“抗帕”經驗、攜手專家團隊義診等方式,讓更多的病友走出心理陰影,鼓起勇氣面對疾病;楊姐也在力所能及地疏導病友,與病友積極交流,同時在團購群里做一些服務,補貼家用。
風雨同舟,吳哥和楊姐在“抗帕”路上攜手并肩面對病魔,也同時幫助更多病友在“抗帕”路上面對挑戰。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吳哥在沈陽的家中幫助楊姐做康復鍛煉(3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吳哥在沈陽的家中幫助楊姐做康復鍛煉(3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吳哥和楊姐一起做手工(4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吳哥陪著楊姐下樓散步(4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吳哥和楊姐一起外出就餐(3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病友給楊姐和吳哥送來自己手工制作的禮物(4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吳哥在沈陽的家中進行直播連線(4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龍雷 攝
楊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4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家中的墻上貼著兒子鼓勵媽媽的話語(4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