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說唱與昆曲相遇,這《牡丹亭》太酷了
2024-04-15 16:58:03? ?來源: 責任編輯:吳開興 我來說兩句 |
《牡丹亭(說唱版)》是一首融合了昆曲和流行的原創說唱作品,該作品基于明代文學家湯顯祖的原著《牡丹亭》進行改編,用新穎的音樂風格和文化表達方式重唱昆曲經典曲目《牡丹亭》,在“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兩岸音樂作品網絡征集評選活動中獲學生組第二名。 詞曲作者 張旭辰 《牡丹亭(說唱版)》將原著的敘事結構巧妙地轉化為音樂語言,并通過說唱的方式,將原著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既保留了原著的藝術韻味,又賦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和時代氣息。 這首歌的編曲部分采用了多種中國傳統樂器,如:揚琴、笛子等,這些樂器的音色與作品主題相得益彰,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貫穿整首歌曲。歌曲的副歌部分用戲腔的方式演繹出來,保留戲曲本來的味道,說唱部分則運用輕旋律的快嘴,將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聽眾面前。 詞曲作者 張旭辰 《牡丹亭(說唱版)》的創作者張旭晨是一位00后獨立校園原創音樂人,從2021年開始創作說唱作品,目前其原創作品的全網累計播放量超1000萬。在參加本次評選活動前,《牡丹亭(說唱版)》在QQ音樂播放量已達50萬左右,聽眾反響很好。 談到創作《牡丹亭(說唱版)》這個作品的初衷,張旭晨說:“當時,我在大學語文課上了解了《牡丹亭》這個作品,對這個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后印象深刻。所以在第一時間就想到,何不將昆曲與說唱的結合一下呢。我希望能在不丟失說唱元素的前提下,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所結合,講述和傳承這些中國故事和傳統文化,讓大家對說唱不再有刻板印象,最大限度的體現說唱的包容性,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所做的事情。” 在創作《牡丹亭(說唱版)》后,張旭晨開始與傳統戲曲文化結緣,“寫完這首歌的詞曲之后,戲腔部分由誰來唱,我尋找了很久。后來朋友介紹了來自江西撫州的‘華愛’,自此我和‘華愛’結下了緣分。江西撫州正好是牡丹亭文化的發源地,我們一見如故,他很樂意來幫助我完成這首歌副歌的戲腔部分,于是《牡丹亭(說唱版)》這個作品就這么誕生了。后來,我和‘華愛’還合作了一首《西廂記(說唱版)》。” 得知《牡丹亭(說唱版)》獲獎后,張旭晨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他說:“在得知自己的作品獲獎后,我感到非常震驚和意外。因為本次活動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投稿,我不知道做說唱改編這種新的風格大家是否會喜歡,現在我知道了答案。我反復確認消息的真實性,才敢相信。這是真的感到無比的激動和喜悅。我的內心充滿感激和自豪,感激那些在我創作過程中給予支持和鼓勵的人,同時,也為我自己感到驕傲,未來我將在創作道路上繼續不斷前行!”(海峽網 葉盧苗藝)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