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天津召開的數智賦能大健康產業新質生產力暨第四屆中醫藥國際發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等業內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共同探討如何將新質生產力理論轉化為大健康產業發展引擎等熱門話題。專家認為,我國中醫藥產業將進入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結合的數智賦能“快車道”。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閆樹江表示,中醫藥作為我國重要的衛生、經濟、科技、文化和生態資源,蘊含著巨大的創新動能,其與新一代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不僅有利于更好地揭示中醫藥的科學價值,也有利于加快培育中醫藥新質生產力。 “我們要研究確定以數據驅動的道地藥材標準化評估體系,健全中藥全鏈條追溯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生產工藝,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打造一批中藥龍頭企業,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創造新業態、拓展新賽道,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中藥產業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打造創新鏈、價值鏈迭代升級的現代中藥產業體系。”閆樹江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中醫藥作為傳統產業,一直在擁抱現代科技,中醫藥與人工智能結合是發展必然。面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時代,如何把中藥制造與新技術相結合,是現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要把發展中醫藥新質生產力作為進一步研究的重點,推動全國中醫藥產業快速發展。 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凱境認為,數智賦能中藥的發展,將突破傳統中藥毒副作用模糊不清等局限,實現中藥毒副作用清晰可知、精準可控,以及藥材質控智能鑒別、全程追溯等,進一步增強中藥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重構全產業鏈各環節,推動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發展。 本次大會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等單位主辦,旨在探討如何利用數智技術破解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瓶頸等熱點問題。(記者 白佳麗)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