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貴州省黨政代表團
啟程赴福建省學習考察
再一次開啟跨越山海的雙向奔赴
貴州與福建淵源深厚,兩地交往源遠流長,在生態環境、自然氣候、人文社會、歷史沿革等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
隨著國家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特別是泛珠區域合作機制建立以來,貴州與福建攜手合作迎來新的機遇,兩地開展了多方位的合作,在推動生態建設、新能源產業、旅游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協作方面邁上了新臺階,取得豐碩成果。
兩省的山地占到了全省面積的90%以上,
盡管同樣多山,
“福福”毗鄰大海,靠海吃海,
“貴貴”處于內陸,靠山吃山。
當“貴貴”遇上“福福”
會有哪些不一樣的火花?
快來一起看看??????
山峰
貴州梵凈山保存了亞熱帶原生生態系統,并孑遺著7000萬至200萬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種,繁衍著野生動植物7100多種。
福建武夷山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近5000種野生動物,是地球同緯度地區保護最好、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
福建的武夷山和貴州的梵凈山在自然遺產地位、生物多樣性、文化價值、旅游資源、生態保護和科學研究價值等方面都有著相同之處。它們都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珍貴的自然與文化遺產,值得大家共同保護。
茶
福建的茶主要產于武夷山、安溪等地,而貴州的茶則多產于高原山區,如梵凈山等地,這些地區的氣候、土壤和地形等自然條件為茶葉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福建茶和貴州茶在茶葉品質、種類、文化內涵、市場認可度和健康益處等方面都展現出了相同之處,都以其獨特的口感在茶葉市場上嶄露頭角,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
港口
貴陽國際陸港作為貴州對外開放的橋頭堡,為貴州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提供了物流保障和支撐,它是國家重點培育的物流園區中的大型貨運場站,實現了關務、車務、船務、港務一體化發展。
福建泉州港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泉州港具有1500多年的開港歷史,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
它們在作為物流樞紐的重要性、貿易與物流的便利化、現代化與信息化、發展策略與目標以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相同性。
古建筑
安順屯堡的民居以石頭為主要材料,構建了防御式的民居風格。這種建筑風格不僅體現了屯堡人對于安全的重視,也展現了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念。
福建客家土樓同樣以石為基,以生土為主要原料,分層交錯夯筑而成。土樓的設計巧妙、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同時,土樓也體現了客家人對于家族凝聚力和安全感的追求。
安順屯堡和福建客家土樓在歷史與文化起源、建筑風格和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展現出了相似性。這些相似性不僅體現了中國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背景,也展示了中國人民在漫長歷史中的智慧和創造力。
美食
貴陽腸旺面作為貴陽的特色小吃,歷史悠久,與貴陽的地理氣候、物料出產、飲食習慣等息息相關。腸旺面寓意“常旺”,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福建沙茶面作為福建的傳統小吃,源自華僑帶回的東南亞菜系,體現了福建與東南亞的文化交流。沙茶面的口味咸鮮香辣,微甜,符合福建人的口味特點。
貴陽腸旺面和福建沙茶面在原料與配料、烹飪方法與特色以及文化與歷史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這些相似性不僅展示了中國面食文化的豐富多樣性,也體現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公園
貴陽觀山湖公園不僅是貴陽市的城市“綠肺”,還承擔著生態體驗示范的重要作用。公園內有植物600余種,形成了法桐大道、櫻花大道、雪松大道等特色道路美景。
福建西湖公園作為福建省內的重要景點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晉太康年間。公園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
貴陽觀山湖公園和福建西湖公園雖然在歷史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但都通過各自的特色和魅力成為了所在城市的重要名片。
貴州與福建雖然相隔千里,
但山水相連、文化交融、產業互補的關聯
使它們成為了彼此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閩黔兩省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再次攜手,
譜寫一曲高質量發展的“山海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