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塔里木河尉犁段,才登巴(左)與同事王昕在干流河道巡查(8月13日攝)。
今年35歲的蒙古族小伙才登巴是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烏斯滿管理站副站長。烏斯滿管理站管轄河道74公里,下轄1個樞紐、8個生態閘和120公里輸水堤。這是塔里木河干流輸水的第一道“關口”,對下游生態補水起到控制性作用。15年間,才登巴一直守護著塔里木河和下游的胡楊林。
近日,我國最長內陸河塔里木河干流水量持續超警戒,7月30日出現2024年第1號洪水,新疆水利廳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8月12日,新疆正式啟動第25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第二階段工作。“這段時間真是忙得腳不沾地?!闭驹谏鷳B閘邊觀察引洪補水情況的才登巴一邊指揮著閘房內的同事開閘,一邊向記者介紹說。
烏斯滿管理站地處原始胡楊林深處,遠離鄉鎮,但才登巴從不抱怨工作和生活環境艱苦。“剛參加工作時,在胡楊林深處的卡點只有一間小房子和我一個人,沒有電和信號,每天空閑的時候看書、看星星,好幾天遇不到一個過路的人。”孤獨、寂寞、辛苦,同時期和他一同入職的很多畢業生看到艱苦的環境選擇了離開,而才登巴決定留下來繼續守護:“因為我是‘塔河人’,這條河流養育了我們南疆兒女?!睉{著一股韌勁和對水利事業的熱情,才登巴帶領干部職工在管理轄區內開展生態輸水、水量監測、水政執法、防汛抗旱、河道巡查、工程管理等工作。
“有一次,我在塔河沿線看到一棵快要枯死的胡楊樹,過了兩年發現這棵樹抽出了綠芽,我很欣喜。”看著河邊成片的胡楊林,才登巴說,“這么多年,看著荒蕪的戈壁漸漸綠了起來,這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回饋,一切都是值得的?!?/p>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pagebreak
這是8月13日拍攝的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烏斯滿管理站(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烏斯滿引水樞紐,才登巴在庫房拿取救生衣(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烏斯滿管理站,才登巴將巡查設備裝車(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吉哥德生態閘,才登巴在巡查(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尉犁段,才登巴(左)和同事王昕在干流河道巡查(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尉犁段,塔里木河河水滋潤兩岸胡楊林(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烏斯滿引水樞紐,才登巴(右)和同事王昕在閘房巡檢(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烏斯滿引水樞紐,才登巴(右)在閘房檢查啟閉機潤滑油(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烏斯滿引水樞紐,才登巴(左)聯合巡檢單位開展電器設備檢查(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烏斯滿管理站,才登巴(中)和同事在遠程控制室查看水閘工程設備運行狀況(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烏斯滿管理站,才登巴(右一)和同事分析河道走勢(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pagebreak
這是8月13日拍攝的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烏斯滿引水樞紐(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烏斯滿引水樞紐,才登巴(右)和同事王昕在庫房檢查保養日常工具(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烏斯滿引水樞紐,才登巴在檢查試運行備用電源(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烏斯滿引水樞紐,才登巴(前)和同事王昕在查看水勢(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尉犁段,才登巴(中)與同事宋志偉入戶宣傳水法律法規(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烏斯滿管理站,才登巴(中)和同事們搬運生活物資(8月13日攝)。管理站因距離周圍鄉鎮較遠,工作人員每10天左右集中采購一次生活物資。
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干流烏斯滿管理站,才登巴在菜園查看蔬菜長勢(8月13日攝)。管理站因距離周圍鄉鎮較遠,工作人員在閑暇時間利用站內空閑土地種植蔬果自給自足。
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pagebreak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烏斯滿管理站,工作人員在下班后打乒乓球放松(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pagebreak
這是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烏斯滿管理站副站長才登巴(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