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簡繁互換
      設(shè)為首頁
      設(shè)為收藏
      手機版
      東南網(wǎng) / 新聞頻道 / 天下 / 社會(即時新聞) / 正文

      處暑:秋涼漸起,防燥養(yǎng)肺

      2024-08-22 09:38 作者:王美華 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吳靜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暑氣還未完全消散,陣陣涼風帶來了久違的舒爽。在這難得的愜意中,處暑節(jié)氣一身清朗,如期而至。

      今年8月22日為處暑日。此時節(jié),天空湛藍,云朵飄逸,涼意漸起,蟬鳴漸漸消散,天地之氣舒適宜人,颯爽的秋色率先在北方大地鋪陳開來。

      暑氣漸消,秋意初顯

      處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四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公歷每年8月23日前后,當太陽到達黃經(jīng)150度時,進入處暑節(jié)氣。

      俗話說“立秋不是秋,秋在處暑后”。在節(jié)氣排列順序上,為何含有“暑”的處暑排在立秋節(jié)氣之后?眾所周知,三伏天是我國一年中最熱的時期,而立秋往往處于三伏天的中伏,此時天氣仍然比較炎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到了處暑,三伏將盡或已盡,暑氣開始消退,酷熱的天氣到了尾聲,所以處暑在立秋之后,處暑即“出暑”,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

      處暑時節(jié),氣溫逐漸下降,北方會越來越?jīng)鏊瑫円箿夭钪饾u增大,但很多地區(qū)還會出現(xiàn)高溫天氣,人們把立秋后的高溫天氣稱之為“秋老虎”。南方俗諺說“處暑十八盆,天氣自然涼”,意思是處暑后天氣依然炎熱,人們每天需用一盆水沖涼,待洗過18盆,到了白露節(jié)氣,才能感覺到真正的秋涼。

      雖暑氣尚未散盡,處暑時節(jié)已有秋高氣爽的初秋味道。農(nóng)諺說“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此時“早晚涼”的天氣特征越來越明顯;時不時會下一場細雨,送來人們渴望已久的清涼,正所謂“漸有新涼遞好秋”。

      古人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處暑時節(jié),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還會把捕到的獵物擺放在地上,如同陳列祭祀;天地間萬木生長由盛轉(zhuǎn)衰,即將開始凋零,大地的肅殺之氣逐漸昌盛起來;歷經(jīng)了春耕夏播,農(nóng)作物進入成熟期,五谷豐登的時節(jié)即將到來。

      處暑是暑熱的休止,也是秋收的序曲。這一時節(jié),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有利于農(nóng)作物養(yǎng)分的累積。此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正是收獲中稻的大忙時節(jié),一些夏秋作物也即將成熟;黃河中游晉南地區(qū)春玉米大多開始進入乳熟期,復播、晚播的秋作物也進入開花、授粉和籽粒形成期,棉花也進入了吐絮收獲期……廣袤的田野步入“稻花香里說豐年”的階段,豐收圖景已近在眼前。

      “處暑處在夏秋交替、由熱轉(zhuǎn)涼的時期。此時,溽熱的暑氣漸漸消退,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秋氣漸起,即便天氣炎熱,也不像暑夏之季那樣熏蒸難耐。”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肝病科副主任醫(yī)師李曉玲介紹,此時養(yǎng)生不僅要滋陰防燥、潤肺養(yǎng)腎,還要重視身心并調(diào),減輕身心負擔。

      處暑吃鴨,滋陰補虛

      對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后就是漁業(yè)收獲的時節(jié)。每年處暑期間,沿海部分地區(qū)會舉行盛大的開漁節(jié),慶祝禁漁期的結(jié)束,歡送漁民駕船出海。此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會停留在漁場周圍,魚蝦貝類生長得比較成熟,適合捕撈。處暑過后,便是各種海鮮上市的時節(jié),人們可以大飽口福,盡情享用肥美的海鮮。

      俗話說“七月半鴨,八月半芋”,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tǒng)。古人認為農(nóng)歷七月中旬的鴨子最為肥美營養(yǎng),鴨子的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烤鴨、白切鴨、檸檬鴨、荷葉鴨、酸梅鴨、酒釀蒸鴨、八寶鴨……處暑這天,老北京人會去買處暑百合鴨,這是選用百合、陳皮、蜂蜜、菊花等養(yǎng)肺生津的食材制作而成的鴨子,味道可口;在江蘇地區(qū),人們會烹飪一道鴨子菜,盛出的第一碗還要先請鄰居嘗嘗,有“處暑送鴨,無病各家”之意。

      “鴨肉味甘性涼,不僅可以滋陰養(yǎng)胃,還可以緩解陰虛火旺,起到祛火降燥的作用。”李曉玲介紹,《本草綱目》記載,鴨肉能“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可補虛生津、利尿消腫,體虛有熱、食欲不振、潮熱汗出、大便干燥、心煩失眠或水腫的人,秋季可適當多吃鴨子。

      在福建福州,處暑節(jié)氣有吃龍眼配稀飯的習慣,當?shù)厝苏J為,夏天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多,這樣可補充能量;廣東人在處暑有喝苦涼茶的習俗,意為入秋要吃點“苦”;浙江人則喜歡吃點“酸”,當?shù)厝苏f“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

      “處暑之后早晚溫差逐漸增大,秋燥漸顯,飲食上宜‘增酸減辛’。”李曉玲介紹,此時可以多吃山楂、蘋果、葡萄、檸檬等酸味食品,多喝水補津液,適當食用具有滋陰潤燥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南瓜、蘿卜、蜂蜜、芝麻、百合、銀耳、荸薺等。隨著天氣轉(zhuǎn)冷,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或不吃。

      民間說“處暑秋梨最養(yǎng)人”,處暑吃秋梨有著健康喜樂、遠離煩惱的美好寓意。“秋梨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李曉玲說,梨子也可榨汁、燉煮,對脾胃虛寒的人很有幫助。處暑過后天氣日漸干燥,一口咬下清甜多汁的秋梨,別提有多滋潤了!

      迎秋賞景,收斂神氣

      處暑過后,天氣漸涼,民間常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不過,‘秋凍’也需靈活變通,關(guān)鍵在于隨時調(diào)整衣物。”李曉玲說,對于青壯人群來說,天氣轉(zhuǎn)涼時不宜過早、過多地穿厚衣服,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zhuǎn)冷的適應能力。處暑之時,暑熱未盡,雖有秋風送爽,但一日之中溫差較大,早晚較涼而中午炎熱,因此不可一味“秋凍”,當天氣驟然變冷時,也應適當增添衣物,以涼而不寒為宜。同時,應注意腹部的保暖,勿使臍部受涼,以免影響脾胃的功能。

      處暑之后,秋高氣爽,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jié)。民間素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指暑氣消散后,天上的云彩不像大暑之時厚重成團,而是疏淡自如,顯得格外悠閑自在。專家建議,此時不妨走出戶外,徒步郊游、登高望遠、觀云抒懷,以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金色的秋天。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jié),但秋天養(yǎng)‘收’,不宜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尤其是老年人、小兒和體質(zhì)虛弱者。”李曉玲說,處暑時節(jié)的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可較夏天適當增大,可以選擇慢跑、太極拳、五禽戲或作呼吸吐納、擴胸運動等鍛煉方式,以似有汗出但不疲倦為度,這樣有助于機體內(nèi)氣血通暢。此時早晚天氣涼爽,運動時間選擇在一早一晚比較適宜。

      隨著暑熱漸退,秋意漸濃,自然界逐漸開始呈現(xiàn)蕭瑟的景象。“自古逢秋悲寂寥”,人們?nèi)菀子|景生情而產(chǎn)生悲傷的情緒,不利于人體健康。“在時令轉(zhuǎn)變中,要維持心性平穩(wěn),注意身、心、息的調(diào)整,以保生機元氣。”李曉玲建議,在精神調(diào)養(yǎng)上,處暑時要注意收斂神氣,使神志安寧、情緒平靜,切忌情緒大起大落,平時可通過聽音樂、練習書法、釣魚等活動安神定志。

      中醫(yī)認為,秋天陰氣漸增、陽氣漸減,人體的陽氣也隨之內(nèi)收。“此時需注意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盡量做到早睡早起,爭取每天多睡1個小時。”李曉玲說,一般來說,秋季睡眠以晚上9時至10時入睡、早晨5時至6時起床為宜,中午時分應注意午休片刻,可彌補夜晚睡眠不足,有利于保養(yǎng)精氣、緩解秋乏。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八月將末,秋景初微,告別夏的絢爛,迎來秋的內(nèi)斂,在不可逆的歲時變遷中,愿我們滿懷希望,迎接下一站的精彩。(記者 王美華)

      關(guān)鍵詞:檸檬鴨,白切鴨,安神定志,酸味食品,養(yǎng)肺

      網(wǎng)

      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quán)利,請點擊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投訴
      新聞中心
      • 快訊
      • 國內(nèi)
      • 國際
      • 娛樂
      • 體育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關(guān)注東南網(wǎng)微信

      掃碼關(guān)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站公告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 閩網(wǎng)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尾野真知子日韩专区在线| 四虎麻豆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91|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国产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国模欢欢炮交150视频|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 日本漫画口工全彩内番漫画丝袜 | 欧美巨大黑人精品videos人妖|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高清| 永久域名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色五五月五月开|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爱天天做色综合|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首页| sss欧美华人整片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 国产一二三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播放器|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在线播放国产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bl道具play珠串震珠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