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有一個成語叫“鴻飛霜降”,鴻雁為候鳥,每年深秋歸飛,其時開始霜降,因而用以指時序的變化和年歲的更換。清蒲松齡《與張歷友書》中就有:“鴻飛霜降,不知幾度,云樹之思,無日忘之。”
鴻雁南飛,一歲霜降,時間的更迭之中,在這個深秋,你又將懷揣著怎樣的心情走入下一個季節呢?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
俗話說“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一夜知霜降,一雨感深秋”。寒露后十五日為霜降。霜降節氣,太陽到達黃經210度。回顧整個秋天的節氣,白露、寒露、霜降,我們從初秋的“秋高氣爽”邁進了深秋的“凄凄涼意”,我們看到了“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的初秋特色,我們感受到了“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變化,我們收藏了“枯草霜白花,寒窗月新影”的深秋美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是形聲字,從雨相聲。古人認為“霜”是由露凝結而成,當靠近地表的氣溫降到0℃以下時,所含的水汽附著在地面上或靠近地面的物體上,從而便凝結成了的白色晶體。形成“枯草霜花白”的景象,所以有“霜降殺百草”一說。《說文解字》里將這個現象解釋為:“霜,喪也。成物者。”意思就是霜能使萬物衰敗,也能成就萬物。
霜降時節,氣溫下降,植物逐漸凋零,候鳥南飛,冬眠的動物也在為安然過冬做準備。為什么又說霜是成就萬物的東西呢?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說:“夫春生夏長,至秋而收。古人論及歲功,至秋而止,要皆以農事為準。”所以“喪與成,似相反而實相成”。一年的光景在此時走向衰色,但也在此時有了收獲。莫嘆秋晚,應祝秋光好!
天上繁霜降,人間秋色深
霜降時節,云盡天高、木落雁飛。唐元稹《詠廿四氣詩·霜降九月中》一詩描寫道:“風卷晴霜盡,空天萬里霜。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誰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一候豺乃祭獸
豺狼殺獸而陳之,宛若祭祀,是說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再食用,就像祭祀一樣。
二候草木黃落
大地上的樹葉枯黃飄落。范仲淹的《蘇幕遮》里說:“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這正是霜降晚秋時荒野飄灑的景象。
三候蟄蟲咸俯
蟄蟲就是藏在泥土中過冬的蟲豸,霜降之后,蟄蟲也全部藏進洞中,不動不食,進入冬眠,正如黃庭堅在《謫居黔南十首·其二》中所描寫的:“霜降水反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風卷清云盡,空天萬里霜
霜降有哪些習俗呢?
1、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僅可以御寒保暖,還能補筋骨。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2、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地區,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點燃,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辟兇迎祥。
3、掃墓祭祖
《清通禮》寫道:“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意思是在霜降的時節,祭拜灑掃墳墓,稱作掃墓,這一習俗延續至今。
4、賞秋菊
在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為此時菊花盛開,正值賞菊的好時節。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中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5、登高遠眺
霜降時分,大氣中的浮塵和污染物被秋風清掃,空氣純凈,此時登高遠眺,遠離城市喧鬧與塵埃,大口呼吸山間清新的空氣,肺腑通暢有利于身體健康,同時又可以觀賞山間美景,轉換心情。在這個時節登山可使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曹丕這首七言詩短短十四字,幾乎將霜降時節的物候現象全部納入。萬物枯萎,天氣寒涼,這個季節總是帶著一股凄涼與蕭瑟,讓人們的內心忍不住感傷。
秋末的寒涼就像歐陽修所說的“其氣栗冽,砭人肌骨”,此情此景,古人不免悲從中來,聯想到自己坎坷的經歷,便會詩興大發。如劉禹錫的《九日登李明府北樓》,就有“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的感慨,元稹也寫過“霜降三旬后,蓂馀一葉秋”這樣的句子,
在被貶為江州司馬的第五年,白居易寫下了《歲晚》這首詩:“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宴,物皆復本源。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正逢霜降,萬物肅殺,而詩人的心境也如這秋末時節,走到了暮年。水回深壑,秋風止息。時光荏苒,萬物周而復始,既然命運已定,也就不再做徒勞之事,隨遇而安。
在自己人生的“霜降”時節,我們也應該保持一顆修行之心,淡然從容的接受自己人生境遇中的每一處風景。
霜降
便如米芾筆下的
“斷云一葉洞庭帆,玉破鱸魚金破柑”
換一種視角
換一個心情
積蓄能量
重新出發!
(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