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李明剛)國防部28日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發布信息并就近期涉軍問題答記者問。 中印尼將首次舉行“和平神鷹-2024”人道主義救援減災聯合演習 根據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雙方共識,11月底至12月上旬,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將組派兵力赴印尼開展“和平神鷹-2024”人道主義救援減災聯合演習。雙方將派出陸、海、空三軍力量參加,主要進行搜索探測、醫療救護、撤離安置、核生化防護、傘降投送等課目演練,并組織文化體育交流。 這是中國與印尼軍隊首次舉行此類演習,有利于深化兩軍務實合作,提升部隊聯合行動能力,對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具有積極意義。 中央軍委委員、軍委政治工作部上將主任苗華涉嫌嚴重違紀 中央軍委委員、軍委政治工作部上將主任苗華涉嫌嚴重違紀,經黨中央研究,決定對苗華停職檢查。 國防部要求美方停止編造謊言 停止挑釁滋事 有記者問,美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近日稱,美國防長奧斯汀在東盟防長擴大會上表示,美國與東盟安全合作有助于建立更加繁榮和穩定的地區。中國在南海的脅迫性活動、緬甸暴力沖突及俄烏沖突等是當前重要安全挑戰。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吳謙表示,美國防長在東盟防長擴大會上對中方無端指責,董軍部長當即予以嚴厲批駁。董軍指出,美方出于一己私利,挑動縱容個別地區國家在南海挑事,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值得域內國家高度警惕。美方上述做法,根源在于其一貫的冷戰思維和霸權心態。美式虛偽“雙標”在烏克蘭危機和巴以沖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理所當然為世界廣大愛好和平的人民所不齒。中方一向致力于通過友好協商處理爭議問題,同地區國家一道將南海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我們要求美方停止編造謊言,停止挑釁滋事,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人民海軍將常態化訪問香港 有記者問,據報道,海軍軍艦近期密集到訪香港。海南艦和長沙艦組成的編隊訪問香港,“破浪”號風帆訓練艦技術停靠香港。請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這些安排有什么特殊考慮? 吳謙介紹,11月21日至25日,由海軍海南艦和長沙艦組成的艦艇編隊訪問香港,面向香港同胞組織甲板招待會、艦艇開放參觀、國防知識講座、文化交流等系列開放活動。11月22日至24日,海南艦和長沙艦分別組織開放,港澳市民、青少年學生、港澳官方機構代表等群體共約15000人登艦參觀,反響熱烈。此外,約700名青少年學生參加了國防知識講座,進一步了解人民海軍建設發展的成就。 吳謙說,11月18日至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破浪”號風帆訓練艦技術停靠香港,面向香港市民舉行艦艇開放活動。 “近年來,海軍已在國內外多個沿海城市舉行艦艇開放活動,充分彰顯自信與開放。今后,人民海軍將常態化訪問香港。”吳謙說。 美菲軍事合作不得損害中方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有記者問,近日,美國和菲律賓簽署一份關于軍事情報的安全協議,允許兩國共享機密信息。此外,以仁愛礁命名的一支特遣隊被媒體披露,美防長奧斯汀稱,《美菲共同防御條約》適用于南海武裝沖突。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吳謙表示,我們一貫認為,國家間的防務安全合作應有利于地區和平穩定,不應針對第三方,更不應損害第三方利益。在南海拉幫結伙、炫耀武力、挑動對抗,只會加劇局勢緊張,破壞地區穩定。 吳謙說,《美菲共同防御條約》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美方無權以此介入中菲海上爭議,美菲軍事合作不得損害中方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從仁愛礁到仙賓礁,中菲海上爭議升溫,根源在于菲方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違背自身承諾,頻繁在海上挑釁生事,侵犯中方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還企圖拉外部勢力給自己站臺撐腰。 吳謙強調,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我們將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繼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反制侵權挑釁,堅定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向美國交“保護費”得到的只會是壓榨與利用 有記者問,據外媒報道,臺匿名官員稱,臺灣已由非正式渠道向美國提出軍購要求清單,總金額達到150億美元。學者認為,此舉是賴當局向美表態“臺灣認同保護費原則”。島內民眾紛紛表示“沒有必要買,沒有什么意義”。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吳謙說,民進黨當局甘當“冤大頭”和美國的“提款機”,不顧民意反對,拿臺灣老百姓的血汗錢向美國交“保護費”,得到的不會是保護,只會是進一步的壓榨與利用。在強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面前,任何“倚美謀獨”“以武謀獨”的企圖都是徒勞的,島內民眾對此看得很清楚,民進黨當局如果執迷不悟,最終只能是玩火自焚、自取滅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