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14日電(記者高暢 游蘇杭)去一座城,品小吃,參與手工制作,看燈會……體驗極具地方特色的非遺。多個旅游平臺數據顯示,帶有非遺元素的城市成為春節期間國內游游客的熱門選項。
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五日,非遺搜索量同比上漲212%,非遺體驗搜索量上漲387%,近4成非遺搜索者為00后年輕人。
“非遺游”受熱捧
記者觀察到,春節申遺成功,讓國內游游客對探尋非遺的興趣和熱情空前高漲。中國旅行社協會聯合途牛旅游網發布的《2025春節旅游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北京廟會、廣東潮汕英歌舞、西北社火等獨具地方特色的非遺民俗活動,以及簪花、扎染、剪紙、漆扇等非遺手工技藝體驗吸引了眾多游客的青睞與興趣。
多個旅游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春節,一些傳統的熱門旅游目的地依舊火熱。
春節期間,記者走訪北京各大廟會,有非遺表演的地方被游客包圍的里三層外三層,給傳統廟會聚足人氣兒。
1月29日,北京首鋼園的嶺南醒獅表演讓現場觀眾過足了眼癮,連旁邊商場的二層、三層都站滿了人。還有安徽歙縣魚燈巡游等表演……據統計,從除夕至大年初七中午,北京首鋼園共接待游客28萬余人次,同比增長47%。其中大年初一單日游客量達到5.4萬人次。
2月2日,在北京東岳廟廟會,門前的北獅表演吸引眾多市民游客駐足觀看。一位家住附近的游客對記者表示:“過年期間這里的舞獅表演每天都不一樣,南獅北獅都有。看得真過癮!”
與此同時,“非遺游”還帶火了一些旅游目的地。福建漳州古城的木偶藝術表演館和布袋木偶研學旅行基地,《大名府》《雷萬春打虎》《兩個獵人》《招親》《指掌乾坤》等經典劇目每天輪番上演,參與演出的木偶表演者還走到臺前互動教學,讓市民游客過足“戲癮”。
這些演出場場爆滿,上一場還沒演完,下一場的觀眾早早在檢票口排起了長隊。2月3日,來自上海的游客陳先生帶著妻子和父母慕名追戲而來,看完下午場又買了晚間場的票。陳先生說,表演精彩迭出,劇情扣人心弦,不虛此行。
攜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泉州、潮州、汕頭、自貢、大同、興義等目的地熱度飆升。從預訂訂單來看,銅陵、黃山、大同、景德鎮、漳州增長明顯,同比去年增長約4倍。
年輕人為何如此上頭?
非遺不僅能大飽眼福,還可以親手參與制作。業內人士認為,與傳統的觀光旅游不同,“非遺游”更注重游客的體驗感。
來自浙江紹興的游客鄒容春節期間來到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塘埠村體驗制作“余杭紙傘”。她對記者表示:“短視頻等新媒體形式對非遺的演繹和傳播,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總想在空閑時去非遺所在地看一看、學一學。”
鄒容在館內體驗了油紙傘的制作和繪畫,共花費90元。在她看來,為自己的興趣買單物有所值:“看到穿花線、劈傘骨的精湛技藝,那些融合著新時代元素的傘面圖案以及文創產品,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巧妙結合,讓我深感震撼。比起走馬觀花的觀光游,我更喜歡親身體驗和參與的旅游方式。”
像鄒容這樣的年輕人正在成為非遺體驗的主力軍。數據顯示,1月28日至2月3日,抖音生活服務平臺上非遺相關團購商品訂單量同比增長139%,購買非遺團購商品的用戶數同比增長122%。其中,年輕人偏愛非遺團購,95后和18歲以上00后群體的下單量達到去年的2.6倍。
美團旅行春節營銷活動負責人梁媛表示,00后開啟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深度旅游體驗,在旅游目的地“多住一晚”“多消費一家小店”,推動假期文旅市場持續火爆。
同樣是被短視頻種草的王曉雯,今年春節從天津來到福建泉州的蟳埔村體驗“簪花圍”。自“簪花圍”走紅后,吸引了各地游客來打卡,網絡搜索熱度持續攀升。美團旅行數據顯示,以“簪花圍”為代表的蟳埔女習俗2024年全年搜索量同比上漲656%。
王曉雯來泉州三天,總共做了3套簪花造型,約了3個攝影師旅拍。她說:“我愛拍照,穿特色服飾拍照屬于必打卡的項目;另一方面,我喜歡有年代感、煙火氣、非遺元素多的地方,泉州滿足了我這些需求。”
服飾穿戴整齊,王曉雯漫步在泉州西街,逛文創店、品小吃,看木偶戲,感受當地的文化。在她看來,木偶戲是本次體驗之旅的意外收獲:“來之前沒什么期待,覺得閩南語聽不懂,但是現場觀看非常震撼。”
“我能看出木偶戲在嘗試與新元素融合。比如把最后一幕進行改良,結合了西方古典音樂,非常有創意。”她說。
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際標準專家龍飛說,非遺元素的應用越來越生活化。從旅行、美食到穿戴、擺件掛飾等常用物品,深受年輕人的歡迎和喜愛。非遺元素活化利用,才會越來越有生命力。
“非遺游”成文旅風向標
近年來,各地在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基礎上,投入真金白銀,加大對非遺資源的挖掘和開發力度。
比如,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下達2025年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1426萬元,助力傳承發展;浙江出臺非遺傳承薪火行動方案,實施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等措施;河南實施非遺點亮計劃,引入400人次專家、6000余人次青年師生,落地140個非遺創意空間和149項文創……
2025年春節前,各具特色的31條全國非遺特色旅游線路發布。這些線路不僅能讓游客深入了解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能在旅游中有獨特的文化體驗。
龍飛認為,將非遺元素融入旅游線路并常態化推進,是傳承文化,讓非遺被更多人看見的一種方式。
隨著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逐漸增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借助新媒體“圈粉”,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這些古老技藝之美。在社交平臺,僅“打鐵花”的話題就有3.2億的瀏覽量。眾多網友感嘆夜空中的別樣絢爛,并表示一定要現場看一次打鐵花。
王曉雯說:“走過的地方越多,越能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想去了解更多的文化。”
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以往的購物游、山水游到如今的“非遺游”,文化認同將成為新的旅行風向標。
龍飛認為,原真性的文化呈現,深度體驗的項目參與,多元組合的產品體驗,極具煙火氣的氛圍,以及熱情周到的服務是“非遺游”發展的重要方向。(參與報道:肖和勇、汪菁璐)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臺有戲閩韻頌福”閩劇專場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倉前公園上演,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選送的民樂合奏、閩劇折子戲等 ...
2024年閩臺藝術青年音樂會開幕,本次音樂會由省文旅廳主辦,是第九屆福建藝術節和兩岸藝術青年歡樂匯的重要配套活動。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賽程,四個小項的短節目和韻律舞比賽將于14日展開,15日進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則將按照國際賽事慣例進行表演滑。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來阻擋一下。”在廣西天等縣小山鄉中心小學的運動場上,體育老師張世強盯著隊員們訓練時的跑動情況,不時提醒。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