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9日下午舉行記者會,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衛健委四部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民政部部長陸治原表示,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對加快建設適合中國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保障老有所養作出頂層設計,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了明確要求,民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落實。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主要內容及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加快健全城鄉三級養老服務網絡體系。就像上學有學校、看病有醫院一樣,發展養老服務也要有相應的機構設施。民政部將在已有養老服務設施基礎上,推進在縣級健全綜合養老服務管理平臺,在鄉鎮(街道)健全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村(社區)健全必要的養老服務站點,構建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形成“一刻鐘”養老服務圈,為廣大老年人提供便捷的養老服務。 第二是貫通協調居家、社區、機構三類服務形態。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優化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專業支撐、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供給格局。著力完善老年人床邊、身邊可感可及的養老服務政策措施,發揮社區、養老機構對居家養老的支持作用,大力發展助餐、助醫、助浴、助急等服務,讓老年人享受更好的“家門口”養老服務。 第三是按照兜底、普惠、市場分類推進養老機構改革。發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場型三類養老機構。其中,
這三類機構要明確定位、功能互補,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服務。 第四是構建政府、市場、社會三方協同機制。將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強化政府對養老服務的規劃引導、政策支持、組織保障、監督管理等工作。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養老產業,推動養老服務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不斷豐富養老服務市場供給格局。強化社會互助共濟功能,發揮社會參與作用,構建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廣泛參與的社會支持養老服務格局。 第五是強調了養老規劃、財政支持、人才隊伍建設、養老金融、養老科技特別是信息化發展運用等五方面要素保障措施。 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最終目的是讓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安享幸福晚年。民政部將充分發揮全國老齡辦職能作用,會同相關部門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一件抓落實,切實把中央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