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裂中子源25日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組織的工藝鑒定和驗收。建成后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成為中國首臺、世界第四臺脈沖型散裂中子源,填補了國內脈沖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 [詳細]
隨著19波束接收機投入使用,FAST的巡天能力將大大增強,隨之產生的超級數據,將給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帶來嚴峻考驗,不過,這完全不用擔心,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將投入上千萬元購置硬件,并對數據中心進行擴容。 [詳細]
當地時間3月21日凌晨,隨著“向陽紅10”船進入位于西南印度洋的工作區,科考隊員們把該航段第一個上陣的海底勘查設備投入大海。 [詳細]
3月17日,離開毛里求斯路易港的“向陽紅10”船繼續乘著波濤前進,執行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務。本航段的核心任務是,在位于西南印度洋的工作區對海底多金屬硫化物進行勘查。 [詳細]
兩會前夕,科技日報刊發的一條消息引起航天愛好者的廣泛關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研制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將在今年執行我國首次海上發射任務。 [詳細]
從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到產學研融通創新,從落實和完善創新激勵政策,到打造雙創“升級版”,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的路線圖已經明晰。 [詳細]
自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以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共發現51顆脈沖星候選體,其中有11顆已被確認為新脈沖星。 [詳細]
歐洲最大的長途客車運營商德國FlixBus13日宣布,其將于今年4月起相繼在法國和德國試運營采用純電動汽車的長途客運線路。這將是歐洲范圍內首條此類線路。 [詳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五院)黨委書記趙小津日前透露,我國計劃今年實施嫦娥四號探月任務,探測器將實現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原位和巡視探測。 [詳細]
當地時間12日上午8時30分左右,陣雨過后的毛里求斯路易港彩虹高懸。執行中國大洋49航次科考任務的“向陽紅10”船在這里緩緩靠岸。 [詳細]
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搭乘“雪龍”號極地考察船11日在南極阿蒙森海及附近海域完成一次海洋斷面觀測,其跨度長達1420公里,是中國南極考察有史以來最長的全深度海洋斷面綜合觀測。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