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簡/繁 體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外電報道,巴西總統府女發言人5日稱,總統羅塞夫取消了訪美的準備工作。

      羅塞夫的女發言人稱,巴西代表團為總統10月23日訪美做準備的行程“已經取消”。

      巴西媒體1日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局對羅塞夫和墨西哥總統涅托的電子郵件、電話和短信都進行了監控。該報道消息來源是美國國家安全局承包商前雇員斯諾登所泄露的文件。

      巴西一名高官4日表示,羅塞夫對其私人通訊遭美國政府監控的報道極為憤怒,可能取消原定對白宮的訪問,并將與美國的經貿關系降級,除非美國公開道歉。

      羅塞夫原定10月對美國進行正式國事訪問,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羅塞夫的此次訪問是奧巴馬今年發出的唯一一份國事訪問邀請。

      美媒8月31日再次披露“棱鏡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提供的秘密文件,表明美國情報機構2011年曾對他國實施231次網絡攻擊,其中近75%針對俄羅斯、中國、伊朗、朝鮮等國,美國情報機構最感興趣的是這些國家的核計劃情報,為此還領到上百億美元一年的“黑色預算”。斯諾登的律師則介紹了斯諾登在俄的處境“高度危險”。

      斯諾登向美國《華盛頓郵報》提供的秘密文件顯示,2013年分配給16個情報機構的526億美元總預算中,美國中情局拿得最多,達147億。中情局的預算中,有近50億美元分配給人力情報行動,近6700萬美元用于該機構的海外間諜偽造身份。

      《華盛頓郵報》稱,美國中情局和國安局都推出被稱為“進攻性網絡行動”的項目,入侵或破壞敵對國家的電腦網絡,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等國是“優先戰略目標”。在2011年231次網絡攻擊行動中,近75%的攻擊都指向伊朗、俄羅斯、中國、朝鮮等國。

      俄羅斯《晨報》1日援引《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稱,為了獲得中俄等國的情報,美國計算機專家制作了代號為“精靈”的項目,將惡意軟件秘密植入世界各地的計算機、路由器和防火墻,把它們置于美國的秘密控制之下。預計到今年年底,“精靈”項目將控制至少8.5萬個惡意植入軟件,而在2008年這一數字僅為21252個。作為“精靈”項目的下一階段,美國國家安全局已在開發代號為“渦輪”的項目,通過在線自動化系統,可管理上百萬個惡意程序,進行收集信息及主動攻擊等行動。美國情報部門實施網絡攻擊計劃耗資高達6.52億美元,但美國政府一直否認參與過對他國的網絡攻擊行動。


      另據德國《明鏡》周刊9月1日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對在紐約和華盛頓的法國外交機構也進行電子監控。

      斯諾登在俄羅斯的處境如何?俄羅斯《生意人報》8月31日報道稱,斯諾登的律師庫切列納表示,“斯諾登受到的威脅等級的危險系數還是很高的。當他還在機場中轉區的時候,斯諾登就明白是怎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在追捕他,為了捕獲他,甚至不惜利用任何工具和手段?!钡嘎?,斯諾登正居住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學習俄語和俄羅斯文學。但他有時仍會被噩夢驚醒,夢見自己所經歷過的事”。斯諾登目前也暫無離開俄羅斯的想法,正在等待他父親赴俄,父子倆見面后,再決定下一步計劃。庫切列納還強調,美國外交官曾計劃與斯諾登會面,但遭到拒絕。

      針對俄《生意人報》此前爆料斯諾登“在香港期間曾在俄羅斯駐港領館滯留過幾天”,庫切列納表示,“斯諾登從未在俄羅斯駐香港的領事館停留過,也未與任何俄羅斯外交人員進行過交談”。斯諾登當時與其友人住在香港一家旅館里,由于正被追捕,他經常變換居住地點。俄聯邦移民局局長8月31日也拒絕披露斯諾登在哪一地區進行移民登記的信息。他說:“我不會作出評論,這是機密信息?!?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穆積山 柳玉鵬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30日報道,英國內閣高級顧問奧利弗·羅賓斯警告說,在希思羅機場從《衛報》記者格林沃爾德的伴侶米蘭達那里截獲的5.8萬份“秘密”或“絕密”文件非常敏感,“危及”軍情六處特工及其家人的生命,導致一些特工為保命不得不進行轉移。

      8月29日公布的法庭文件還顯示,有關人員在處理上述文件時對于保密性相當不重視,比如米蘭達竟然把一些計算機文檔的密碼寫在一張紙片上。

      還有安全部門的消息人士表示,由于發生泄密事件,有關部門被迫修改了數萬份敏感文件的代碼。

      英國法院的正式法庭文件談到了從米蘭達手中截獲的這批材料的情況,詳細披露了泄密事件在英國最高安全和情報界造成的混亂狀況。

      巴西人米蘭達現年28歲。8月18日,他從柏林途經倫敦希思羅機場前往里約熱內盧時遭到拘留。

      有關部門發現他攜帶了9個硬盤和記憶棒,其中存儲了原美國中央情報局分析師愛德華·斯諾登泄露的機密文件。米蘭達接受了9個小時審訊,隨后被釋放。(宗和)

      中新社華盛頓8月31日電 美國“監控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31日再次對外揭秘,顯示美國情報部門2011年實施231次網絡攻擊,其中近75%針對伊朗、俄羅斯、中國、朝鮮等國家。

      《華盛頓郵報》當天報道,網絡攻擊數據來自斯諾登提供的一份資金預算文件。在代號為“精靈”(GENIE)的項目中,美國計算機專家侵入外國計算機網絡,將惡意軟件秘密植入世界各地的計算機、路由器和防火墻,把它們置于美國的秘密控制之下。

      該報稱,預計到今年年底,“精靈”將會控制至少85000個惡意植入軟件。在2008年,這一數字僅為21252。斯諾登披露的數據表明,美國網絡攻擊活動比之前了解的更廣泛、更活躍。

      美國前政府官員告訴該報,在231次網絡攻擊活動中,近75%的攻擊都指向伊朗、俄羅斯、中國、朝鮮等國以及諸如核不擴散之類的活動。但文件并沒有披露美國情報部門是如何具體操作這些“網絡攻擊”的。

      該報說,美國情報部門經常通過這些“惡意軟件”獲取信息,但奧巴馬政府將網絡攻擊視為“機密”,拒絕公開承認。

      作為“精靈”項目的下一階段,國家安全局已在開發代號為“渦輪”(TURBINE)的項目,通過在線自動化系統收集大量惡意植入軟件的信息,并進行主動攻擊。

      國家安全局發言人在郵件中向記者表示,國防部不從事任何領域的經濟間諜活動,在網絡領域也是如此。

      斯諾登此前曾披露,美國情報部門擁有超大規模“黑色預算”,近年來美國每年情報預算都維持在數百億美元,2011財年預算達546億美元,此后略有下降。但2013財年仍有526億美元。

      斯諾登目前身在俄羅斯,他因披露美國情報機構大規模監控計劃而聞名全球。盡管美國要求將斯諾登引渡回國,俄羅斯8月初仍決定給予斯諾登為期一年的臨時避難許可。(完)

      近日,一份關于美國情報機構預算的高級機密文件遭泄露,文件詳細闡述了美國情報機構預算的具體情況。美國合眾國際社29日報道稱,這份文件是美國“棱鏡”計劃揭秘者斯諾登透露的,文件還對美國16家情報機構的主要工作內容及目標等進行了說明?!度A盛頓郵報》30日報道稱,由于害怕美國情報工作受到影響,在與美國政府進行協商后,媒體在公布時保留了一部分信息。

      這份情報預算文件內容多達178頁,詳述了2013年美國高達526億美元的情報預算,還對美國國內16家情報機構所取得的成績、經歷的失敗及設定的目標進行了闡述。此外,文件還涉及諸多情報機構使用的尖端技術、人員招募詳情,并列舉它們正在進行的一些情報活動等。自2007年以來,雖然美國每年都公布整個情報機構預算情況,但并未詳細闡述具體怎樣花掉這些錢,以及怎樣完成既定目標等內容。

      美國合眾國際社29日援引該文件內容稱,1/3的情報預算主要是用于反恐工作,在每4名中情局、國家安全局及其他情報機構雇員中,就有1人專門從事反恐工作。《華盛頓郵報》30日報道稱,在所有情報機構中,中情局獲得的預算最多,如2013年其預算額高達147億美元,比國家安全局要高50%。中情局與國家安全局已采取一系列攻擊行動,侵入國外計算機網絡,并獲取相關數據信息或破壞“敵人”的系統等。文件還透露稱,其實早在斯諾登抖出“棱鏡”計劃之前,美國情報機構系統就開始憂慮可能出現的“內鬼使壞”現象,美國國家安全局今年還專門對4000人進行安全問題調查。

      該文件還透露,美國情報機構不僅“對敵人感興趣”,同時也不會放過自己的朋友?!度A盛頓郵報》援引該文件內容稱,巴基斯坦就是一個很難對付的目標,此外美國的反間諜活動主要將目標對準中國、俄羅斯、伊朗、古巴及以色列等國,雖然以色列是美國的盟友,但該國向來就有對美國進行間諜活動的歷史。伊朗、中國、俄羅斯的政府是最難滲透的。朝鮮是最難琢磨的一個國家,在收集該國核武器情報時存在諸多麻煩,且基本不知道該國領導人金正恩的目的與動向等信息。【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丁良恒】

      據法新社8月29日報道,斯諾登向《華盛頓郵報》提供的關于美國情報部門預算的文件揭示了衛星及電子攔截在2011年追捕本拉登時所扮演的角色。

      《華盛頓郵報》第一次披露了美國16個情報部門綽號為“黑色預算”的預算細節,人們得以了解在美國廣大的情報部門內部資金如何進行分配。這家美國媒體稱,這些文件揭示的不過是本拉登追捕行動的冰山一角,但它們說明了在追捕這一“基地”組織前頭目時美國各類情報機構的角色。

      報道稱,其中一份文件顯示美國國家偵察局的間諜衛星對本拉登被襲擊前一個月藏匿地點的高清圖像和紅外圖像進行了387次收集。該報紙披露的一份文件顯示,這種衛星監控對于備戰不可或缺,并有助于決定是否展開行動。美國國家安全局曾安排專門團隊在“基地”組織成員的電腦及手機中安置和校準間諜軟件。這些“基地”組織成員有可能幫助美國獲取本拉登藏身之處的信息。

      在阿伯塔巴德的行動中,美國海豹突擊隊收回大量資料及硬盤?!度A盛頓郵報》表示,美情報機構在2011年9月有一項高達250萬美元的預算,用于對這些資料和硬盤進行分析。記者王莉蘭

      環球網

      針對俄羅斯媒體此前有關“古巴迫于美國壓力未能收容斯諾登”的說法,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日前給予有力回應。他不但高度贊揚斯諾登的做法,還堅定地表示,“古巴不會向美國屈服”。

      法新社28日稱,俄羅斯《生意人報》之前曾報道,斯諾登6月23日沒有登上飛往古巴的航班,選擇飛往莫斯科,這是因為古巴迫于美國壓力不允許載有斯諾登的航班在該國降落。卡斯特羅28日在古巴《格拉瑪報》上針對此事發表評論。他說,每一名古巴官員都不應拒絕斯諾登入境,由于自己已不在其位,并不清楚哈瓦那方面如何同斯諾登進行溝通。卡斯特羅表示:“我不同意任何一方代表古巴發表意見,不管他們的立場如何?!?/p>

      卡斯特羅對斯諾登的行為給予高度評價:“我很欣賞斯諾登的勇敢和公正。他揭露了一個強權國家令人作嘔的政治手腕以及對全世界的欺騙行為,為全世界做出貢獻?!睂τ凇肮虐推扔诿绹鴫毫Α钡恼f法,卡斯特羅回應道:“美國總是在試圖向古巴施壓。不僅如此,它也向聯合國以及全世界任何一個公共機構或私人機構施壓,這已成該國政府的一個特性?!彼硎?,古巴已同來自美國的壓力抗爭54年,古巴不會向美國屈服?!经h球時報記者 高文宇 】

      【俄羅斯《生意人報》8月26日報道】本報獲悉美國中情局前雇員斯諾登從香港飛往莫斯科后滯留俄羅斯首都的一些細節。

      記者從知情人那里了解到,在6月23日離開香港前往莫斯科之前,斯諾登曾在俄羅斯駐香港總領館待過幾天,甚至在那里慶祝30歲生日。

      俄羅斯國家機關的消息人士承認,斯諾登在飛往莫斯科前的確去過俄羅斯駐香港總領館,他強調說,斯諾登在那里只待了兩天。誰都沒有邀請他,是他自己去俄羅斯總領館,說想申請到拉美國家避難,他提供了一張6月23日途經莫斯科到哈瓦那的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的機票。他表示由于維權活動使自己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并援引國際難民公約請求幫助。

      正如普京總統所說,斯諾登在莫斯科停留十分偶然?!八x擇的路線,他希望提供幫助的請求,對我們來說絕對是意外的。我們沒叫他來?!?/p>

      斯諾登求助俄羅斯大概是形勢所迫。6月9日英國《衛報》刊登了對他的采訪,6月10日斯諾登就離開了在香港所住的賓館,不知去向。

      這段時間斯諾登可能住在一位香港朋友家中,6月20日在那里他與當地律師會面。6月21日上午,斯諾登拿到了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途經莫斯科抵達哈瓦那的機票。

      據俄羅斯國家機關的消息人士說,莫斯科希望,6月23日抵達謝列梅捷沃機場的斯諾登22小時之內(正如機票所顯示的那樣)飛往哈瓦那。他的最終目的地應當是玻利維亞。但是6月24日斯諾登沒有登上飛往哈瓦那的那班飛機。

      據一些消息人士說,古巴當局在美國的壓力下通知莫斯科,如果飛機上有斯諾登,就不允許在哈瓦那著陸。美國國務院的消息人士確認,美國的確對包括古巴在內的一些國家警告說,對斯諾登提供任何幫助都將造成不良后果。晚些時候普京說,由于美國恐嚇拉美國家,堵了斯諾登的路,使他無法轉機離開莫斯科。

      斯諾登原本有機會搭乘7月初訪俄的莫拉萊斯總統專機抵達玻利維亞。后來的事態發展表明,不僅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拒絕玻利維亞總統專機過境,而且在維也納還被強行搜查。看來,斯諾登做得對,沒有利用這次機會。

      英國《衛報》23日在官方網站刊登聲明,證實已經與美國《紐約時報》達成協議,從而讓這兩家媒體共享一些由美國國家安全局承包商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提供的秘密文件。

      聲明說,英國政府先前威脅《衛報》銷毀或上交有關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的秘密文件,這以后,《衛報》與《紐約時報》“達成伙伴協議”。

      《衛報》總編輯艾倫·拉斯布里杰本月19日說,由于受到英國政府威脅,不得不銷毀斯諾登提供的美國政府機密資料,但暗示可能在境外繼續披露。

      《衛報》23日在聲明中說:“在英國政府巨大壓力之下,《衛報》決定引入美國伙伴處理由斯諾登提供的政府通信總部相關秘密文件。我們正在努力與《紐約時報》等伙伴一道,繼續報道這類新聞?!?/p>

      《衛報》說,伙伴協議意味著英國政府的管制“鞭長莫及”。這樣一來,報社可以繼續“曝光政府通信總部的大規模監控活動”。

      《紐約時報》方面沒有立即就這一伙伴協議作回應。

      一名消息人士說,伙伴協議數周前就已經達成,《紐約時報》執行主編吉爾·艾布拉姆森參與談判。

      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報道,《紐約時報》分管國家安全和情報新聞的記者斯科特·沙恩正在撰寫一系列報道。這類報道有望下個月見報。

      按路透社的說法,《衛報》和《紐約時報》先前多次“聯手”,包括揭露英國小報竊聽丑聞和刊登由美國陸軍士兵布拉德利·曼寧泄露給“維基揭秘”網站的美國外交秘密文件。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 王曉雄】英國政府向《衛報》施壓所引發的風波仍在發酵。據《華盛頓郵報》22日報道,在英國政府所作所為引發一片質疑聲后,副首相尼克·克萊格周三對政府的行為進行辯護。

      《衛報》主編拉斯布里奇曾描述了英國情報人員監督整個硬盤銷毀的過程。他把這稱作是“《衛報》歷史上最離奇的時刻之一”。白宮也迅速撇清了與英國政府的關系,稱“很難想象這樣一幅情景是適當之舉”。此舉是為了讓斯諾登泄露的材料沒有見光之日。

      英國副首相尼克·克萊格稱這些機密文件將對英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克萊格的一名發言人說:“幾周前,內政大臣杰雷米·海伍德受副首相克萊格、首相卡梅倫和外交大臣黑格的指派,與《衛報》溝通,處理泄密文件問題。他要求《衛報》將這些文件交給英國政府或者毀掉,以確保這些給國家安全帶來風險的敏感信息不會落入錯誤的人手中。副首相認為,這種處理辦法要好于采取法律行動。他希望保護《衛報》出版自由的權利,同時也要采取必要措施保護安全?!?/p>

      這名發言人還表示,雙方達成一致意見,這些文件的損毀不會影響《衛報》對這一問題的報道,而是保護生命和安全的預防措施。

      英國首相卡梅倫的發言人也表示:“我們不插手具體案件,但如果高度敏感的信息被存在不安全的地方,政府有責任確保其安全。”然而,《衛報》在展示損壞的硬盤和內存照片后表示,這些文件存在副本。在英國政府威脅采取法律行動限制其對此事進行更多報道之后,該報同意將數據銷毀。

      在克萊格表態之前,影子內閣內政大臣伊薇特·庫珀表示,議會情報監督機構應該就卡梅倫在《衛報》銷毀數據一事中扮演的角色進行調查。英國議會民政事務專責委員會主席凱斯·瓦茨表示,海伍德的行為前所未有。他要求卡梅倫休假歸來后向議會做出聲明。

      《衛報》記者格林沃爾德的同性伴侶米蘭達在從柏林經倫敦轉機返回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家時遭到英國相關部門扣押9個小時。英國官員查沒了米蘭達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相機、存儲卡、DVD和游戲手柄等電子設備。據媒體報道,21日,英國警方從米蘭達處查獲了加密電子文檔,這些文檔存放在便攜硬盤中,來自斯諾登。

      英國前大法官范克林勛爵說,以2000年反恐法案為由扣留米蘭達沒有法律依據。英國前外交大臣馬爾科姆·里夫金德爵士說,以反恐法律為由扣押米蘭達“十分敏感”,應該對此進行調查。但他支持英國政府要求《衛報》上交或損毀機密文件數據的做法。英國政府針對《衛報》采取的措施并不符合英方就人權標準所作出的承諾?!?/p>

      英國法院制止當局復制“揭秘記者”伴侶資料

      英國法院制止英國政府和警方“監視、拷貝或分享”在扣押米蘭達期間沒收所得數據。

      中新網8月23日電 綜合報道,曝光“棱鏡門”記者格林沃爾德的伴侶米蘭達(David Miranda)22日贏得英國高等法院的有限強制令,保護他在倫敦機場期間被沒收的資料,制止英國政府和警方“監視、拷貝或分享”在扣押米蘭達期間沒收所得數據。

      英國警方援引反恐法令,20日將28歲米蘭達羈押在英國希斯羅機場9小時,并沒收他的手提電腦、手機和其它電子設備。

      英國高等法院22日裁定有限強制令,制止英國政府和警方“監視、拷貝或分享”在扣押米蘭達期間沒收所得數據,但可基于國家安全理由加以詳查。

      米蘭達協助英國《衛報》記者林沃爾德處理美國國家安全局承包商前雇員斯諾登對外泄漏的資料。

      英國警方的律師說,米蘭達被扣在倫敦機場時,攜帶敏感數據,可能對英國大眾造成危險?!缎l報》也向法院提請強制令,保護政府所扣押的米蘭達的資料。

      就米蘭達被拘留一事,巴西外交部長安東尼奧·帕特里奧塔表示,巴西外交部正式致函英國外交部,要求退還從《衛報》記者格林沃爾德的同性伴侶,報道“棱鏡門”記者巴西人大衛·米蘭達手中沒收的電腦及其他電子設備。

      而美國白宮此前稱,英國通報了拘留米蘭達的決定,但美國未要求英方逮捕米蘭達。

      據臺灣“中央社”8月22日報道,美國記者格林沃爾德長期報道斯諾登泄密案引起關注,除了他自由派、參與式的報道引起議論外,格林沃爾德擁有同性伴侶的多元身份也成為焦點。

      據報道,46歲的格林沃爾德(Glenn Greenwald)紐約大學畢業后,成立憲法和人權官司的律師事務所。他在2005年以另類方式投入新聞寫作,包括積極和參與式報道手法影響美國社會,但也引起爭議。

      格林沃爾德在著名網站沙龍(Salon)撰寫自由派文章,吸引許多追隨者,2006年出版批評小布??偨y的著作《愛國者法案又如何》,成為登上排行榜的暢銷書。

      格林沃爾德在自由派媒體廣受矚目,2012年8月加入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道斯諾登(Edward Snowden)案一戰成名。

      格林沃爾德的巴西籍同性伴侶米蘭達(David Miranda)被英國扣留,引起軒然大波,外界關注他同志的身分。格林沃爾德大學時期即投入同志運動,批評美國政府不承認同性戀婚姻,導致他和已婚伴侶無法留在美國。

      格林沃爾德曾指出,“同志”身分確實和他積極參與社會議題有關,這沒什么好大驚小怪,他早在20歲就出柜,沒有什么好再爆料。

      據報道,格林沃爾德從網絡出發,報道新聞,撰寫專欄和博客,出席政論節目,公開演講,他的立場明確,堅持自由派風格,但參與式的報道手法異于美國主流媒體,引起議論。

      有網友認為,格林沃爾德有自由派大師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年輕時的風采,不過也有人指出,過度混淆記者和當事人界線,有違新聞原則。

      中新網8月2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英國《衛報》日前揭露更多關于英國政府強迫該報銷毀計算機硬盤的內幕。消息人士透露,該國首相卡梅倫下令其資深政策顧問、內閣秘書長杰里米接觸《衛報》總編輯拉斯布里杰、要求對方交出密件,阻止該報繼續爆料,國家安全顧問達羅克亦曾與該報接觸。

      拉斯布里杰表示,英國當局明知密件有副本在美國及巴西,仍威脅采取法律行動,如根據《官方機密法》展開刑事程序或由法庭頒令禁止《衛報》公開更多相關資料等。英國媒體披露,英政府與《衛報》的交涉獲首相卡梅倫、副首相克萊格及外相夏偉林批準。

      克萊格的發言人21日發表聲明,證實杰里米是獲卡梅倫與克萊格的授權,要求《衛報》銷毀數據。克萊格認為,若資料落入心懷不軌的人手上,將嚴重威脅英國安全,因此支持政府的決定。

      拉斯布里杰19日說,由于受到英國政府威脅,不得不銷毀斯諾登提供的美國政府機密資料,但他表示,資料銷毀不會阻止《衛報》繼續從事相關報道,暗示其他地方掌握資料副本,可能在境外繼續揭秘。

      美國白宮副發言人歐內斯特表示,英政府的做法在美方而言是不恰當的,很難想象美方會強迫傳媒銷毀計算機。因美國憲法保障傳媒有言論自由,《衛報》指它的美國分部會利用密件抄送繼續報道監控內幕。

      給予斯諾登臨時庇護的俄羅斯,則指責英國強迫《衛報》銷毀斯諾登泄露的資料,未遵守該國對人權的承諾。德國外交部人權官員亦批評英國打壓《衛報》,并深切關注英國傳媒自由。

      另外,英國內政大臣特蕾莎·梅為警方扣查《衛報》記者格林沃爾德的伴侶米蘭達的做法護航,指警方有權懷疑某人持有有利恐怖分子的機密信息,因此有權扣留并盤問對方。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英國當局為什么扣押米蘭達、派人到《衛報》監視銷毀斯諾登泄密文件?“俄羅斯之聲”說,英國當局是如此絕望,所以開始犯錯。英國《貝爾法斯特電訊報》21日稱,英國內閣大臣海伍德被卡梅倫派去與《衛報》接觸,商談關于斯諾登的泄密內容處理,這表明政府對持續公布英美情報活動帶來的嚴重后果的擔憂。

      斯諾登交給了格林沃爾德2萬份有關美英情報部門監聽計劃的文件。這顯然是美英心頭的一根尖刺。鑒于斯諾登事件在世界引發的轟動,他留下的文件簡直是一個新聞金礦。更讓美英被動的是,斯諾登到底帶走了多少情報至今未明。20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稱,一名官員說,美國國家安全局對于確定斯諾登竊密范圍的任務已經“不堪重負”。

      俄副總檢察長薩金塞夫2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檢察長辦公室未收到美國任何有關斯諾登的請求。斯諾登近些天來在俄羅斯保持了沉默,但圍繞他的爭論和關注仍在繼續。

      “斯諾登是新的切·格瓦拉嗎?”美國《外交政策》20日刊文稱,他沒有共產主義革命者切·格瓦拉的樣貌,但這不能阻止一些公司利用斯諾登賺錢。在俄羅斯和中國,近日一些公司已經申請斯諾登名字和肖像的專利,希望利用這個世界上最知名泄密者的名氣。同一天的《衛報》稱,斯諾登可以成為21世紀的革命偶像。該報說,切·格瓦拉處在一個政治狂想的浪漫年代,斯諾登則屬于另一個年代。在當今,與權力斗爭,你需要的是一部電腦,而不是切·格瓦拉的槍,你需要技術和智力,而斯諾登看上去就是這樣一個人。

      【環球時報駐英國、美國、法國、德國記者紀雙城蕭達楊明青木汪析柳直】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機密與謊言?!卑⒙撉酢逗硶r報》21日刊文抨擊英國安全人員抓扣米蘭達是一種國家失態,但對美國堅稱沒有指使英國這么干表示懷疑。報道稱,美國盟友竭力取悅山姆大叔并不少見,美國對斯諾登的泄密很生氣也非秘密。這從奧巴馬取消與普京峰會一事就可看出。此前,歐洲幾國與美國串通,拒絕玻利維亞總統專機飛越領空,后者被迫降落奧地利,并遭搜查,防其搭載斯諾登。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0日稱,美國安全部門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說,米蘭達被拘留意味著向那些收到斯諾登秘密文件的人發出信號,表明英國在阻止泄密問題上是何等當真。報道引述律師戈林吉的話說,英國完全違反了新聞自由,而美國是拘留米蘭達事件的幕后主使。對斯諾登的緝捕,美國是主導,而非英國或其他歐盟國家,它們只是聽命于美國,我相信華盛頓向所有盟友提出了要求,任何與斯諾登有關的人士踏入你們的領土都必須予以拘留,英國聽從并執行了命令。

      “釋放一個信號:美英想干什么?”身處這場政治漩渦的格林沃爾德21日在英國《衛報》網站上撰文說,現在是2013年,而不是1958年,銷毀一份報紙的文件并不能將報紙毀滅,因為《衛報》在全世界很多人那里都放有副本,“他們什么都得不到。”他稱,但傳遞一個脅迫信號是英國及其美國國家安全局的上司的意圖。美國和英國政府奔走全世界威脅那些人,這是他們的運作方式,他們關押泄密者,他們試圖將新聞業罪犯化。

      加拿大“良知媒體”網站20日將美英情報部門的關系稱為“混亂姐妹情”。文章說,英國間諜系統與美國對口單位合伙,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們被要求不要瞎摻和,我們都被告知情報機構是為了我們自由陣營內部的安全,自由陣營周圍圍著帶刺鐵絲網。美國《全國郵報》21日的報道似乎認為,僅憑美英的“特殊關系”,美國就很難洗清自己。這篇題為“美國和英國:多親密才是過于親密”的文章寫道,一架從柏林而來的飛機降落希思羅機場之前的某個時候,英國當局給華盛頓撥了一個電話,通知說他們將拘留其中一名乘客。其目標是格林沃爾德的同性伴侶。文章強調,二戰以來,英美一直保持著引人矚目的親密政治關系。報道還說,白宮發言人厄恩斯特拒絕證實美國是否收到米蘭達被英國沒收的文件的副本。

      世界社會主義網站21日認為,拘留米蘭達與“恐怖主義”或“國家安全”毫無關系,而是一個政治決定。白宮一名發言人承認,對米蘭達的有計劃拘留,奧巴馬政府被提前告知。英國首相卡梅倫也被提前告知拘留米蘭達的計劃。英國所謂拘留米蘭達的決定來自地方警察部門,這種說法是欺騙,允許拘留米蘭達顯然來自唐寧街10號和白宮。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直观看|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日本免费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日本人强jizzjizz| 最新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最强yin女系统白雪|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热| 久久伊人成人网| 蜜桃成熟时仙子| 成年人看的毛片|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在线播放| 欧美另类xxxx图片|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中国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67194久久| 日韩国产第一页| 四影虎影ww4hu32海外|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欧美黄成人免费网站大全|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亚洲校园春色小说| 高清性色生活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