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奧巴馬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發
登錄手機應用平臺,免費下載并使用“云拍”,拍攝圖片觀看視頻。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9日在白宮召開新聞發布會,提議改革“棱鏡”等情報監視項目,但沒有顯露叫停這些項目的打算。他誓言,把“棱鏡”項目揭秘者愛德華·斯諾登帶回國受審。
“棱鏡”項目
提議改革“棱鏡”
奧巴馬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就這些項目,僅我這個總統有信心還不夠。民眾也同樣要對它們有信心……(美國政府)能夠也必須(做到)更加透明”。
他繼續為情報監視項目辯護,稱政府沒有濫用這些項目,無意監控普通民眾。
就監視項目,奧巴馬提出多個改革建議。其一是,修改《愛國者法案》中授權國家安全局電話監控項目的部分內容。《愛國者法案》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后制定,其中規定,政府可以收集電話通信記錄等“元數據”。
其二是,與國會合作改革涉外情報調查法院,使得這一“秘密法庭”的裁決需要交由聽證會審議。涉外情報調查法院依據《涉外情報監視法》設立,現階段不經任何聽證會便可以決定是否同意美國政府的監視要求。
另外的改革建議包括加強情報監控項目透明度、設立外部專家小組以審核情報監控應用的技術手段。
換句話說,奧巴馬沒有提及中止監視項目,只是提議項目需要更多監督、透明度和約束。
誓言引渡斯諾登
奧巴馬9日聲稱,他打算繼續尋求把斯諾登由俄羅斯引渡回國受審。
他說:“我不認為斯諾登先生是一名愛國者。”
自今年6月起,美國情報部門前雇員斯諾登先后通過多家媒體披露美國政府秘密情報監視項目,觸發軒然大波。
俄羅斯拒絕向美方交還斯諾登,本月1日為他提供為期一年的臨時庇護,引起美方不滿。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9日在美俄外長和防長“2 2”會談后重申,俄方準許斯諾登在俄避難的做法完全合法,暗示不會向美方交人。
他告訴媒體記者:“我們依據俄羅斯法律和國際義務……嚴格按照法律行事。”
提議遭各方質疑
就奧巴馬的改革方案,反對和支持監視項目的兩方陣營均有人表示質疑。
“奧巴馬說建議改革(《愛國者法案》)215條,稱‘適當’改革。我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么,”美國電子產品維權基金會數字版權分析師特雷弗·蒂姆說,“對目前的監視項目而言,那不會有具體的改變。”
美國喬治敦大學法律中心國家安全研究主任卡麗·科德羅認為,奧巴馬的建議會拖累情報監視項目。“我對這些(改革)如何實施很感興趣,我擔心……那會減緩反恐行動的速度。”
“棱鏡”等監視項目在美國和國際社會引起巨大爭議。就美國國內民眾而言,不少人認定政府的情報監視活動侵犯公民權益。
美俄關系
奧巴馬:普京像孩子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9日稱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像“無聊的孩子”,批評普京上臺后俄羅斯退回“冷戰舊腔調”,但堅稱兩人關系“不算壞”。
與普京私交“不壞”
奧巴馬一早便宣布定于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讓媒體記者充滿好奇,憋足勁“拷問”這名美國總統在取消美俄首腦會晤后如何看待他和普京的關系。
奧巴馬說,他和普京相處問題不大。“我與普京的個人關系不壞。當我們交談時,談話總是坦率,不拐彎抹角,時常很有成果。”
美俄總統去年6月在北愛爾蘭參加八國集團峰會時舉行會晤。當時,媒體記者認定,兩人肢體語言冷漠,會面有些“冷冰冰”。
“他(普京)就是那樣懶散(的人),看起來就像坐在教室后面無聊的孩子,”奧巴馬9日說,“實際上,當我們一起討論問題時,談話經常非常有成果。”
奧巴馬說了些場面話,但細節之一是,奧巴馬大談他與前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的合作,認定兩人在貿易和裁軍方面“取得許多進展”。而普京不久前則向接受手術的奧巴馬前任喬治·W·布什去電問候。
在這一敏感時刻,兩人分別跟對方前任拉關系,讓不少人覺得頗有深意。
需重新評估雙邊關系
說完領導人私交,奧巴馬談及美俄雙邊關系,說兩國關系發展進程應該“休息一下”,讓美方重新作出評估。他說,美國“將停一下,重新評估俄羅斯正去向何處”,考慮雙方能夠在有分歧的領域內取得什么樣的共識,繼而調整美俄關系。
奧巴馬把美俄關系冷淡的現狀歸咎于俄方和普京“敵對”情緒和“冷戰”思維。“事實是,普京……重新掌權后,我們看到俄方出現更多反美言論,陷入‘冷戰’時期舊腔調,”他說,“我敦促普京先生就那些事務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白宮7日宣布取消原定下月初的“奧普”會晤,不少人認定,這是奧巴馬和普京各自開始新任期后兩人關系不睦以及美俄關系逐漸惡化的表現之一。
就奧巴馬的說法,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9日回應較為緩和。他說:“顯而易見,我們不希望‘冷戰’(思維),也不希望(關系)惡化。”似乎為回應奧巴馬“普京像孩子”的說法,拉夫羅夫敦促俄美雙方像“成年人”那樣行事。
部長級會談:淡化斯諾登
奧巴馬開新聞發布會時,包括拉夫羅夫在內,美俄外長和防長正在華盛頓舉行會談,顯示兩國雖然因斯諾登一事起爭執,但仍在盡力維護工作層面的關系。
會談前后,美俄官員面對媒體記者均淡化斯諾登對兩國關系的影響。
拉夫羅夫說,斯諾登沒有成為當天會談的“陰影。”一名美國官員同樣稱,斯諾登沒有“主宰或影響”會談。
一些專家認定,斯諾登之爭更多成為美俄“面子之爭”,雙方將來盡力避免這一爭端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繼而嚴重損傷雙邊關系。
當天“2+2”會談主要話題之一是敘利亞問題。雙方會后宣布,就推動敘利亞問題相關各方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和平會談的必要性取得共識,約定本月底之前再次會晤。
拉夫羅夫說,俄方已經勸說敘利亞政府參加日內瓦和平會議,美方應該把反對派推到談判桌前。而美方官員說,美方不關心敘政府是否去參會,而是它是否“準備好”向過渡政府徹底交權。
爆料
NSA“后門”允許未經授權者獲取美公眾信息
據英國《衛報》9日報道,斯諾登提供給《衛報》的絕密文件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擁有一個秘密后門程序,允許未經授權者通過輸入美國公眾的姓名或其他身份識別信息來從NSA龐大的數據庫中獲取美國公眾的電子郵件和通話信息。
對此,參議員羅恩·維登表示,外國情報監聽法修正案第702節賦予NSA“無需授權即可搜索奉公守法公眾的相關信息”。然而,法律的通融也使得美國公眾的私人信息毫無保留地暴露在情報機構的天羅地網中。
值得一提的是,外國情報監聽法的授權范圍僅為非美國公民、美國公民與非美國公民之間的通信,或者在美國境外的通信點。情報機構承認,有些純粹的國內通信也可以在不經意間被掃描進數據庫中,即“偶然收集”的情況。毫無疑問,這正是NSA未經授權收集國內民眾通信數據的第一個明證。
觀察
奧巴馬新招意在“滅火”
美國總統奧巴馬9日宣布4項舉措,以此加強對國家安全局秘密情報監控項目的監督。美國輿論認為,盡管這4項舉措聽起來面面俱到,但并無太多實際意義,奧巴馬對情報部門施新政的目的不過是為“棱鏡門”造成的后果滅火,并非真想改變美國對情報監控這種引發爭議手段的依賴。
多家美國媒體9日指出,奧巴馬當天宣布的4項舉措并無太多實際內容,可以立刻實施且看到成效的只有在秘密開庭的“外國情報監控法庭”中增設公共辯護人一項,這相當于為受監控者安排一位律師。
除去這些形式大于內容的改革措施,奧巴馬的其他建議需要同國會合作才能實現,這能取得多少進展很難說,而且他也沒有提及對國家安全局開展情報監控的法律依據——《愛國者法案》第215條作重大修改。
美國參議員羅納德·懷登說,提出情報新政是個進步,但具體措施很少。他舉例說,英國《衛報》9日曝光的美國家安全局在沒有法庭授權情況下,利用數據庫“后門”對美國公民電話記錄與電子郵件展開搜索的問題,奧巴馬在其措施里并沒有涉及。
分析人士認為,奧巴馬推出情報新政主要是給“棱鏡門”事件引起的爭議“滅火”,并非想將情報部門的權力關進“籠子”里。
本版據新華社、央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