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金屬橡膠減振器完美扮演了神舟飛船儀表類器件“救生衣”的角色,確保了歷次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為了讓飛船在“落腳”的一瞬依然保持航天員良好的乘坐體驗,研究人員將著陸緩沖技術應用于神舟飛船返回艙的著陸緩沖系統,從而實現返回艙“軟著陸”。
10月17日7時30分,中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入軌后,2天內完成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組合體將在軌飛行30天。
神舟十一號奔向天宮,我國載人航天再啟新程。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欣聞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我謹向全體參研參試人員和航天員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目前,在軌運行30多天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進入高度約393千米的近圓對接軌道,等待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對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賀電。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將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第2次應用性飛行。目前,天宮二號運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圓對接軌道,設備工作正常,運行狀態良好,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執行神舟十一號任務的2名航天員計劃在軌飛行33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表示,將在神舟十號任務的基礎上,采取四項措施保障航天員健康生活、高效工作。武平表示,執行神舟十一號任務的2名航天員計劃在軌飛行33天,將從四個方面采取措施保障他們健康生活、高效工作。
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征二號F T2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劍介紹,在神舟十一號發射之前,天宮二號要經歷四個關鍵階段。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于15日22時04分發射,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4日下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武平強調,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是最接近未來我國空間站軌道要求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目前我國空間應用項目最多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9月14日消息,中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計劃于9月15日到20日之間擇機發射。武平在介紹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同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相比有哪些特點時做出上述表述。在具體體現上,武平指出,首先,這是最接近未來中國空間站要求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