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共享單車后,共享充電寶也“火”了!這種共享充電寶質量如何?用戶使用時手機數據安全是否能保障?使用時又該注意點什么?無論是共享單車還是共享充電寶,這些共享的物件用戶首先考慮的是其質量安全問題。據了解,目前共享充電寶因為多為定制版,其質量到底如何暫無權威消息。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在一份報告中提到,在投資層面,3月底至4月上旬,超20家資本巨鱷機構入局,累計攜大約3億元資金涌入共享充電寶領域。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認為,共享充電寶實際上只是披著“共享”外衣的租賃業務,屬于“偽共享”范疇,有借風口炒作的嫌疑。
《法制日報》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有部分市民認為,在使用共享充電寶時,使用者可能會面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北京市民林先生卻不這么看,他認為,共享充電寶確實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安全隱患也存在。
面對共享充電寶的意外“走紅”,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爭相入局,通過投資來布局這一市場。但發展共享經濟應避免泡沫和噱頭,不能只靠炒作共享經濟概念而無共享經濟實質,否則最終只能被市場所淘汰。
聚美優品宣布,該公司創始人CEO陳歐出資3億元投資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街電”),陳歐將拿下公司60%的股權,并出任董事長,進軍共享充電寶市場。
對于市場上的其他共享充電寶是否存在這方面的安全隱患,任牧表示,“不予置評”。任牧還特別提醒網友,從來電充電寶機柜里面借的的充電寶可以使用,但不要借用別人手中的共享充電寶。
上周,小小充電寶爆出了大新聞。所謂共享充電寶,大致就是企業為個人提供充電服務,用戶可以從A地點取得一塊充好電的充電寶,并在B地點歸還。如今,除了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還有打著共享名頭的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珠寶,可謂無奇不有。
近日,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后,共享充電寶也在昆明亮相。繼共享單車后,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等產品也都做了起來,并得到投資人青睞。充電寶、籃球、雨傘等物品,都被投資人看做是“高頻、剛需”,這也是他們選擇投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