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將至,你今年收貨時或許會收到“共享快遞盒”包裝的包裹。網上熱議的“共享快遞盒”其實是一種可循環利用的包裝箱。收貨人簽收后,快遞員會將箱子回收,每個可循環使用上千次。這種包裝箱每循環2000次以上,大約可節約1棵10年樹齡的樹木。
“共享快遞盒”近日試水濟南,每個可循環使用1000次,將在“雙十一”期間正式投入使用。走進濟南蘇寧物流中心,倉庫內整齊擺放著數排黃色方形塑料盒。
對共享快遞盒的關注,彰顯了新時代人們對綠色循環理念的熱心。編織袋約32億條、塑料袋約68億個、包裝箱37億個、膠帶3.3億卷……這僅是去年一年,全國快遞包裝所用的材料,數字驚人。
趙劍波說,“共享快遞盒是分享經濟模式在物流領域的創新和嘗試,能夠幫助快遞行業降低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趙劍波說,不同于現在的“即用即回收”模式,未來共享快遞盒可以散落在電商倉庫、快遞單車、代收物業以及消費者手中,形成“信手可用”的狀態。
網民“彥璋”稱,“共享快遞盒”是要通過多次循環使用快遞盒,減少快遞包裝的丟棄現象,從而緩解快遞包裝污染,起到節能環保、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
網民“彥璋”稱,“共享快遞盒”是要通過多次循環使用快遞盒,減少快遞包裝的丟棄現象,從而緩解快遞包裝污染,起到節能環保、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
“雙11”下月將至,海量網購帶來的是快遞包裝的巨大浪費和污染。國家郵政局發布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業快遞運單和快遞電子運單總使用量超過300億個,快遞行業消耗的包裝箱總量約86億個。
如此一來,電商和快遞企業節省了購買瓦楞紙包裝箱的成本,消費者也不用擔心電商和快遞企業會把增加的包裝成本轉嫁到自己身上而增加網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