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
新華社西昌12月8日電題:五次執行探月工程發射任務:“金牌火箭”推舉嫦娥四號奔向月球 從2007年到2018年,長三甲系列火箭先后進行了5次探月工程發射任務,將兩顆嫦娥衛星、一顆再入返回飛行器、兩顆嫦娥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2018年8月15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公布。嫦娥四號的月球車配備了全景相機、探地雷達以及內置的紅外成像光譜儀,使科學家得以獲取月球背面的數據。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2月4日報道,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著陸后,將有助于揭開地球這位近鄰某些最為隱蔽的秘密。報道還指出,嫦娥四號將奔向月球,環繞月球飛行,然后降落到月球上一個特別選定的區域,那里將成為它的家園。
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是人類航天活動的三大領域。本期,我們來關注航天事業,從突破“衛星上天”,到實現“載人航天”,再到“嫦娥探月”……(津云新聞編輯 劉穎 張瑜 王舒瑤)
自今年7月上演十五年一遇的“大沖”后,盡管火星的亮度在逐漸下降,但依然是天空的主角。屆時,只要天氣晴好,人們憑借肉眼就可觀賞到紅火星與盈凸月浪漫邂逅的美麗畫面。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1日在第69屆國際宇航大會上宣布,中國愿意與各國開展航天合作,將在嫦娥六號的軌道器和著陸器上為國際合作伙伴提供10公斤的載荷。
天文專家介紹,7月1日晚,天宇將上演“火星伴月”美麗天象。屆時,只要天氣晴好,人們抬頭仰望即可觀賞到“戰神”聯袂“嫦娥”共舞蒼穹的美麗畫面。
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5月25日晚發布消息說,北京時間當天21時4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進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轉移軌道。
今天凌晨5點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飛行25分鐘后,星箭分離,將鵲橋號中繼星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40萬公里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衛星太陽翼和中繼通信天線展開正常。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