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當日是中秋假期最后一天,福州火車站迎來返程客流高峰,該站加開26趟往返動車組列車方便旅客出行。據測算,該站當日到達和出發旅客人數近20萬人次。
記者15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中秋節假期,全國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平穩。截至當日17時,全國未發生重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未發生較大以上火災,全國接報城鄉火災起數同比下降19%,未發生重大及以上自然災害。
農歷八月十六,在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的金沙灣畔,海峽兩岸青少年露營大會如期舉行。躺在軟軟的沙灘上,來自臺灣高雄的謝均承回想起這個別樣的中秋,親切又有趣致,“在臺灣過中秋,大多是一家人聚在一起。
記者15日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2019年中秋節期間,各地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充足,民俗活動豐富多彩,賞月和夜游成中秋假日游關鍵詞。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15日發布,中秋節期間,各地公安交管部門日均出動警力18萬人次、出動警車5萬余輛次,確保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平穩有序。
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經綜合測算,2019年中秋節期間,全國接待國內旅游總人數1.0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72.8億元,同比增長8.7%。
中秋佳節,月餅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廣東美食名聲在外,廣式月餅也是歷史悠久,并且衍生出了很多講究和文化。在注重傳統的同時,廣式月餅近些年又出現了很多新風范。
當地時間9月14號晚,全法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在巴黎塞納河上舉辦中秋游船活動,300余名來自祖國內地和港臺地區的在法留學生相聚在一起,歡度中秋。
“入伍五年了,說實話,很想家。但從穿上軍裝的那一刻起,我就不再只是一個父母的兒子,更是一名祖國的戰士。從那一刻起,我就有了一名戰士的職責和使命,肩上需要扛起一名戰士的擔當。爸、媽,謝謝你們的培育之恩,兒子希望能夠成為你們的驕傲!”
賞月、看燈、吃月餅,是人們過中秋的傳統方式,而如今,在網紅餐廳吃團圓飯、逛商圈買中秋創意產品、登游輪賞明月,新興的“夜經濟”讓豐富多彩的夜生活重新點亮傳統佳節賞月夜。
在江西九江的石鐘山上,當地民眾用獨具特色的青陽腔和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草龍表演,拉開了歌唱祖國的序幕。中秋假期,九江市在廬山含鄱口、廬山西海等地,組織了多場歌唱祖國的慶祝活動。以合唱、歌舞、詩朗誦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唱響對祖國的熱愛。
在北京延慶永寧鎮,傳統手工月餅制作活動人氣很旺。在技師的指導下,參與者三五人一組,相互配合著和面、包餡,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這個中秋佳節,天南海北的人們,游名山大川、品傳統美食,樂享新時代的好生活。同時,還有許許多多堅守崗位的人,舍棄與家人的團聚,只為萬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