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自古至今,無數文人騷客,都對中秋團圓之夜留下過文字方面的民族歷史記憶。一個人無論職位高低、貧富貴賤,都離不開家庭生活;一個家族無論是大是小、生活在哪個城市,都離不開社會與國家。
中秋是團圓節,人們聚于桌前,舉杯邀月,共話團圓美滿。還有許許多多堅守在一線的交通人,舍棄自己與親人團聚換萬家團圓,他們默默奉獻,無怨無悔,肩頭滿載責任與擔當,心中自有驕傲和滿足,忙碌的身影在中秋佳節匯聚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千百年來,中秋圓月高懸在中國人的精神星空,寄托依戀家國的情,照亮思鄉念親的眼,指引歸家團圓的路。”在即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華兒女共賞一輪明月,共品一種家國情懷,凝聚無限奮斗偉力,才能不負這盛世,不負這新時代。
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中秋習俗代代流傳,就足以表明中華兒女那銘心刻骨的文化傳承。中秋節這一天,海內外中華兒女同祝祖國母親繁榮昌盛,就是家國情懷的生動寫照。
中秋佳節,各地舉辦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熱熱鬧鬧迎接中秋佳節,共同慶祝豐收的喜悅。在江蘇省淮安市,300余名小朋友身著唐裝,共同繪制月餅、甜柿、蓮藕、螃蟹等充滿中秋元素的水墨畫,筆墨之間透出童真童趣。
從氣候上來看,中秋節,正值“華西秋雨”期間,此時西南地區往往陰雨連綿,而且多夜雨。創意攝影師Adrian Limani借助空間的錯位和長焦鏡頭帶來的視覺壓縮感,巧妙的拍攝了名為“月亮剪影”的照片,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密集出臺的反腐禁令,每逢佳節倍思“清”,逐漸成為中國官場和社會生活的新常態。——2014年3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在河南省蘭考縣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中秋詠月、望月抒懷成為古代文人墨客鐘愛的題材。一千多年來,中秋承載著人們的喜樂悲歡和家國情懷,散發出獨特的文化氣息。讓我們走進詩詞中的中秋,感受古人筆下中秋月圓之夜的獨特魅力。
中秋假期來臨,針對私家車出行、旅游客運以及景區車流量增多等情況,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通過認真排查,公布了中秋假期多處交通易堵路段,提醒市民駕車途經時要注意減速慢行。
滿月飛明鏡,秋澄萬景清。在誦讀與中秋節相關的詩文時,我們不僅向作者的才華致敬,更會向優秀的傳統文化致敬,并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自豪之情。擁抱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不僅更有底氣,也更有氣度,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