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又到一年中秋佳節。自古以來人們就有中秋賞月的習俗,也流傳下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賞月詩篇。每當農歷十五、十六之際,人們就會想起那句耳熟能詳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中秋賞月是因為那時月亮最大嗎?每個人觀測到的月亮大小一樣嗎?事實上,天行有常,這些人們在賞月時的疑問都有著科學的解答。
中秋將至,又到一年賞月時。天文專家表示,由于今年農歷八月中“望”的時刻出現在農歷十六,因此,同去年一樣,今年的中秋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4日12時33分。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當下除了傳統月餅,各類“網紅月餅”在各大電商平臺、微信朋友圈炒得火熱,還有不少人通過海淘、代購的方式購買。需要注意的是,9日記者從義烏海關了解到,并非所有月餅都能隨意郵寄和攜帶進出境,比如常見的蛋黃、奶黃、肉餡的月餅是禁止攜帶、郵寄入境的,網友要提高警惕,勿踩坑。
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中秋節臨近,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月餅專項監督抽檢。在全國28個省份的流通、餐飲和生產環節的13類場所,隨機抽取月餅樣品469批次,覆蓋29個省份的277家月餅生產企業;抽檢發現10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2批次樣品微生物污染、6批次樣品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2批次樣品質量不達標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