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xué)院紫金山天文臺3日發(fā)布消息:進入盛夏,浩瀚的蒼穹開啟精彩演出季,水星東大距、火星沖日、月全食等即將輪番上演。其中,備受關(guān)注的“火星大沖”時隔十五年再次登臨夜空。 7月12日,水星東大距將率先登場,拉開天宇演出序幕。 中國科學(xué)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胡方浩介紹,水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受距離限制,水星經(jīng)常被“湮沒”在太陽的光輝中,也成為“最難觀測”的行星之一。 “當(dāng)水星和太陽的角距達到最大,即水星東大距或西大距時,會迎來目睹水星風(fēng)采的最佳時機。屆時,如果夜空透明度好,市民有機會在日落后的西方低空追尋到水星的蹤跡。”胡方浩說。 作為2018年天宇“年度大戲”,備受矚目的“火星大沖”即將在本月底上演。 據(jù)胡方浩介紹,火星在近日點前后發(fā)生沖日,就稱為“火星大沖”,這種天象每十五或十七年才會發(fā)生一次,上一次出現(xiàn)在2003年8月29日。“大沖”期間,火星與地球距離達到最近,看上去比平時顯得更大也更為明亮。 27日晚,太陽一落山,火星將從東南方緩緩升起。直至次日早晨,太陽再度升起時,火星才從西邊落下。 “屆時,橙紅色的火星將成為高懸子夜的一顆耀眼‘明星’。”胡方浩說,在這一天(2018年7月27日),火星將行至十五年來地球距離最近的位置,徹夜閃亮的“紅星”難得一遇,非常值得觀賞。 在“閃閃紅星”高懸天際之時,月全食也將登臨夜空,與之遙相呼應(yīng)。 專家介紹,本次全食階段發(fā)生于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3點30分到5點14分,持續(xù)時間較長。在中國境內(nèi),由于本次全食發(fā)生在后半夜,天色已漸亮,因此僅極西部地區(qū)可見月食全過程,其余大部分區(qū)域可見“帶食月落”。 (楊顏慈) |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