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6月13日電(記者許曉青)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11日晚拉開帷幕,開幕電影《1921》備受矚目。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銀幕已有《開天辟地》《建黨偉業(yè)》等珠玉在前,《1921》又有哪些新亮點? 從“數(shù)星星”到“沉浸式”觀影 從《建國大業(yè)》到《建黨偉業(yè)》,在紅色大片中“數(shù)星星”,忙著辨認演員的面孔和姓名,已經成了不少觀眾的習慣。不過《1921》沒有讓觀眾停留在簡單“數(shù)星星”上。 扮演中共一大代表的多名青年演員說,在片場“分分鐘入戲”“入戲很深”。影片導演、監(jiān)制黃建新說,創(chuàng)作《1921》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把觀眾更好地帶回到100年前的歷史情境中去。 銀幕上,青年毛澤東在100年前的上海街頭飛奔,蒙太奇手法將觀眾帶入他的回憶和美好憧憬。專家紛紛為這段合理想象點贊。“這能讓不少觀眾第一次了解到青年毛澤東堪稱一名‘體育健將’的一面。”上海電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說。 令首批觀眾印象深刻的除了扮演青年毛澤東的王仁君,還有與王仁君有多場對手戲的中年演員張頌文。張頌文為了演好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下了很大苦功,他為角色塑造與導演來回探討數(shù)小時,其鉆研精神令劇組后輩演員欽佩。 “還原”歷史背后的情感與美學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當時中共一大代表李達和妻子王會悟還是新婚燕爾。 史料顯示,李達和王會悟曾一度在環(huán)龍路(今南昌路)老漁陽里2號的《新青年》編輯部二樓朝北的房間借住,成為陳獨秀上海寓所的座上賓。1921年夏,李達為籌備中共一大忙碌,妻子王會悟也積極參與其中。 在影片《1921》中,李達、王會悟分別由黃軒、倪妮扮演。影片以這對新婚夫婦為視角,巧妙地打開石庫門建筑二樓朝北的窗,片中人物看到的是一個對未來充滿美好向往的鄰家小女孩。這個美學意象的設置,既有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特色,又折射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美好情感和人文關懷,在影片尾聲處還有一處呼應,得到了專家和觀眾好評。 片中,王會悟設法借用博文女校,妥善安排中共一大代表住宿的情節(jié),在推進過程中也加入了一絲風趣幽默。專家認為,影片塑造了中國當時的一批進步女性形象,她們睿智、機敏,對黨的建立亦有貢獻。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