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春6月16日電 (記者 郭佳)第三屆東北亞(吉林)安全與應急產業博覽會16日在長春開幕,吸引300余家中外企業集中展示前沿技術。在新興際華集團、3M公司等老牌企業之外,更多的年輕企業正進軍應急產業細分領域,掀起新一輪科技大戰。 近些年,伴隨中國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概率更高、破壞力更大,防控難度不斷加大,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影響,這最終促進了應急產業蓬勃發展。 本屆博覽會設置了13個主題展區,涵蓋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公共衛生等應急產業熱門領域,現場還安排了防墜落專用車、安防機器人等演練,以增強民眾對應急產業的認知。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應急裝備、應急技術正得到廣泛應用。與國外設備相比,中國產品具備的高性價比等優勢更符合國內需求,而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風華正茂,成立時間大都在3年到10年。 利用三維可視化等技術,吉林邑隆智能科技自主研發的二三維電子沙盤等產品在中國的消防、礦井等市場廣有應用。該公司業務經理王兆琦表示,其產品可以幫助客戶第一時間掌握事故現場情況,以便及時、科學地制定應急方案,將事故損失降到最小。 在機器人公司杭州宇樹展區,四足機器狗能跑能跳,會翻跟頭會上下臺階,甚至還能給觀眾做出“拜年”動作。該公司銷售人員劉慶洋介紹,除了用于研究機器人技術,它還能應用于包括安全巡邏、危險環境檢查、搜索和救援等領域,市場認可度比較高。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2025年將達1.82萬億元。本屆博覽會承辦方晶遠國際會展集團董事長張靖認為,過去,應急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是政府和政策,但隨著大量社會資本進入應急產業后,目前市場拉動效應已經越來越顯著。 對于不斷壯大的應急產業,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表示,未來應花大力氣完善應急產業體系,列出重點產品的目錄,并厘清各類制造業和應急產業的聯系和區別,合理界定應急產業的產品定位,防止應急產業過度延伸,如此才能促進應急產業健康發展。(完) |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
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