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優化減稅降費政策 增強市場主體活力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電 (記者 趙建華)近年來,中國持續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將制度性安排與階段性政策、臨時性措施相結合。“十三五”時期累計減稅降費超過7.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對激發創新活力、優化經濟結構、促進居民消費和擴大就業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財政部17日介紹,今年主要是進一步優化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具體措施包括: ——繼續實施近年來出臺的制度性減稅政策,比如降低增值稅稅率、增值稅留抵退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讓政策疊加效應持續釋放。 ——對2020年出臺應對疫情的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分類調整、有序退出。延續實施小規模納稅人減征增值稅等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對涉及疫情防控保供等臨時性、應急性政策,到期后停止執行。 ——落實好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稅收減免力度,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 ——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 ——繼續清理規范收費基金。加大各類違規涉企收費整治力度,嚴控非稅收入不合理增長,防止弱化減稅降費政策紅利。 財政部17日還公布,截至6月15日,全國地方累計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12850億元,占已下達限額的30%。今年發行進度較去年同期有所放緩,主要是考慮2020年發行的專項債券規模較大,政策效應在今年仍會持續釋放。(完) |
2021-06-17
2021-06-17
2021-06-17
2021-06-17
2021-06-17
2021-06-17
2021-06-17
2021-06-17
2021-06-17
2021-06-17
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