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工、相互補充、功能完整的現代金融體系初步形成 金融改革發展邁出新步 本報記者 吳秋余 趙展慧 讓企業發展動力更足——2020年末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達1.11萬億元,成為企業轉型升級“加速器”;讓民生改善力度更大——國家開發銀行累計發放棚戶區改造貸款4.54萬億元,幫助約1億人圓了安居夢;讓日常支付安全便捷——2020年銀行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4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24.5%,移動支付發展國際領先……今天,金融業正前所未有地融入經濟社會生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金融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金融業籌集社會資金,支持國民經濟恢復重建。改革開放后,金融業的活力和潛力得到極大釋放,迎來大發展大繁榮時期。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業保持快速發展,金融產品日益豐富,金融服務普惠性增強,金融改革有序推進,金融體系不斷完善,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雙向開放取得新進展,金融監管體制進一步完善,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的能力增強。 回歸本源,全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2300多平方米的車間里,篩選機、切片機等設備一應俱全。“從小作坊發展成50人的企業,一路走來得到了銀行有力支持?!笨粗J款買來的新設備投入生產,福建漳州市木川農副產品加工場負責人游木川由衷贊嘆。 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讓游木川的企業資金鏈吃緊,漳州農商銀行開通綠色審批通道,迅速發放了130萬元紓困貸款,為企業渡過難關、擴大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苯鹑谙到y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立身之本,促進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效率和水平穩步提升。金融系統將新發展理念貫穿于金融改革發展全過程,全面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持創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拓寬科技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2020年末全國已設立科技支行、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等838家;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強化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區域金融服務,引導金融機構提供中長期建設資金供給;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健全完善綠色金融體系,2020年末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約12萬億元,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一;堅持開放發展理念,雙向開放的金融體系加速成型;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構建特色普惠金融體系,著力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 ——加大支持力度,讓更多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業堅持回歸本源,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79.51萬億元,同比增長13%,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0.9%。不僅量增,還要價降。2019年8月,人民銀行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在LPR改革推動下,我國貸款利率持續處于較低水平。 ——提升服務能力,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金融系統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存款貸款、支付清算等基礎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普惠性走在世界前列,金融市場的登記、托管、清算、結算、征信、評級體系基本健全,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20年,我國基本金融服務已覆蓋99%的人口,銀行網點鄉鎮覆蓋率達96.6%。 創新進取,邁向高質量發展 智能無人車在門前“巡邏”,數字化“大堂經理”隨叫隨到……中國建設銀行北京石景山支行營業廳處處充滿科技感?!?G、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極大提升了網點智能化水平?!苯ㄐ斜本┦蟹中袀€人金融部副總經理楊斌說。 “智慧”的金融業,還體現在看不見的后臺中。3分鐘內就能決定是否放貸,不良率控制在1%以內,建設銀行“惠懂你”APP已服務企業超過540萬戶。 科技賦能、結構優化、效率提升……近年來,金融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馳而不息,金融配置資源能力進一步增強,合理分工、相互補充、功能完整的現代金融體系初步形成。 ——金融體系更加完備。目前,我國金融業已形成了覆蓋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期貨等領域,種類齊全、競爭充分的金融體系。截至2020年末,我國金融業總資產達353.19萬億元,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為319.74萬億元,規模居全球第一,保險業總資產23.3萬億元,居全球第二。 ——金融市場更趨成熟。我國金融市場從無到有、穩步發展,逐步建立了功能齊備、交易登記托管結算等基礎設施多層次、交易產品多元化的金融市場體系。近年來,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股票市場注冊制改革取得突破,科創板順利推出,基礎制度進一步完善,市場韌性增強,保持了總體穩定。債券市場快速發展,規模穩步提升。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進一步顯現。截至2020年末,滬深兩市股票總市值79.72萬億元,債券市場總規模116.72萬億元,均居全球第二,期貨市場成交額達437.53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一。 ——金融風險有效防范。金融系統著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使金融杠桿率明顯下降,金融資產質量得到明顯改善。2017年至2020年累計處置不良貸款8.8萬億元,超過之前12年的總和。 蹄疾步穩,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 北京朗麗茲西山花園酒店一樓大廳,“網紅”智能機器人“九號方糖”正在忙碌地為客人收發快遞。這個小家伙來自2020年在科創板上市的“九號公司”。得益于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公司跨過“未盈利”“雙重股權結構”等一道道門檻,圓了上市夢?!叭缃裎覀冇谐渥愕馁Y金加大研發投入,首份年報即實現扭虧為盈?!惫径匦禊i說。 與深化改革相伴的,是持續擴大的對外開放。隨著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互聯互通機制陸續建立并持續完善,跨境投資便利程度顯著提高。截至2020年末,外資持股約占A股流通市值的5%,外資持債約占債券市場總規模的3%。 資本市場的發展變化,是我國金融業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的生動縮影。改革開放,正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推動我國從金融大國邁向金融強國。 ——與時俱進,全面深化金融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地推動金融改革,優化金融監管體系。2017年11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負責統籌金融改革發展與監管的重大事項,明顯提升了金融監管權威性和有效性。與此同時,我國金融要素市場化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突破進展,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初步建立。 ——銳意開拓,擴大金融對外開放。2018年以來,我國陸續推出50多項開放措施,企業征信、評級、支付等領域給予外資國民待遇,完全取消銀行、證券、基金、期貨、人身險等領域的外資股比限制,外資金融機構業務范圍不斷擴大。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金融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型的現代金融體系,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本期統籌:曲哲涵 吳秋余 版式設計:汪哲平 數據來源: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 |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8
2021-06-18
2021-06-18
2021-06-18
2021-06-18
2021-06-18
2021-06-18
2021-06-18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