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安排獎勵資金215億元,引導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600多億元;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監測面覆蓋5萬噸以上產糧縣的60%……這是優質糧食工程實施以來,交出的一張亮眼成績單。 在18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總工程師翟江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規劃建設司司長錢毅、浙江省湖州市副市長夏堅定、安徽省阜南縣縣長李云川對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 生產規?;⑻镩g管理標準化 在優質糧食工程建設中,安徽阜南模式、浙江湖州模式業內有名。 “過去,傳統農業種原糧、儲原糧、賣原糧,導致畝產、質量、農民收入都難以有效提升。”李云川回憶,后來阜南通過對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從100多個品種中優選出6個品種進行示范種植,讓畝均增收200多元,5萬多戶農戶收益大幅提升。 夏堅定介紹,“湖州模式”實施以來,糧農按照訂單種優質糧,糧食企業提前掌握優質糧源,消費者安心購買本地好大米?!昂莺么竺住鄙鲜幸荒陙?,已累計銷售1.5萬噸。 “在優質糧食工程建設過程中,各地聚焦促進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的‘五優聯動’,推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三鏈協同’,建立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利益共同體,促進小農戶與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有效對接,推動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翟江臨指出。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不僅要保數量,也要保質量、保多樣,這是更高水平保障糧食安全的客觀需要,也是實施優質糧食工程的出發點。 “優質糧食工程建設中,各地將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和區域比較優勢,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讓百姓的‘米袋子’多裝優質糧,更好滿足糧油消費升級需要。”翟江臨說。 在這個過程中,各地積極探索培育區域公共品牌,遴選出“中國好糧油”產品236個,并實行動態管理和退出機制,維護“中國好糧油”產品質量和信譽。 “十四五”時期,各地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將統籌實施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糧食品種品質品牌提升行動、糧食質量追溯提升行動、糧食機械裝備提升行動、糧食應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動、糧食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行動“六大行動”。 幫助種糧農民實現好糧賣好價 作為優質糧食工程的重要內容,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支撐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目前,我國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已實現全國產糧大縣全覆蓋,初步形成布局合理、需求匹配、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的專業化、社會化糧食產后服務體系。 未來,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將有哪些新部署? “要發揮好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在產業鏈條中的紐帶作用,支持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向產前延伸,提供專業技術、生產資料和市場信息服務,幫助農民由‘靠天吃飯’轉向‘知天而作’,穩定優質糧源,增加優質糧食供給?!卞X毅說,要積極向產業鏈后端延伸服務,幫助種糧農民實現好糧賣好價。(記者 李慧) |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
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