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聯合國6月19日電 (記者李曉宏)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每100人中就有一人死于自殺,自殺仍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每年死于自殺的人多于艾滋病毒、瘧疾、乳腺癌、戰爭和他殺。世衛組織為此,發布名為“過好生活”的預防自殺綜合指南,幫助各國改善自殺預防和護理。 “我們絕不能忽視自殺。每一起自殺事件都是悲劇。”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說,“在經歷了新冠大流行數月之后,許多自殺風險因素,包括失業、經濟壓力和社會孤立等更加顯現,需要我們更加重視對自殺的預防。世衛組織發布的新指南為加強自殺預防工作提供了明確的途徑。” 17日,世衛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自殺狀況”報告。報告顯示,15-29歲的年輕人中,自殺是繼道路傷害、肺結核和人際暴力之后的第四大死因,全年死于自殺者超過70萬人。男性死于自殺的人數是女性的兩倍多。在高收入國家,男性的自殺率普遍較高(每10萬人中有16.5人)。對于女性而言,中低收入國家的自殺率最高(每10萬人中有7.1人)。2019年,非洲(每10萬人中有11.2人)、歐洲(每10萬人中有10.5人)和東南亞(每10萬人中有10.2人)地區的自殺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每10萬人中有9.0人)。東地中海地區自殺率最低(每10萬人中有6.4人)。 報告顯示,2000年至2019年的20年間,全球自殺率下降了36%,但在美洲地區,同期自殺率上升了17%。 目前,38個國家制定了國家自殺預防戰略。要實現到2030年將全球自殺率降低三分之一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國際社會需要大幅加快降低自殺率。 為了支持各國的努力,世衛組織制定實施的“過好生活”預防自殺綜合指南提供了四種策略。一是限制獲得自殺的手段,例如高度危險的殺蟲劑和槍支;二是敦促媒體負責任地報道自殺;三是培養青少年的社會情感生活技能;四是及早識別、評估、管理和追蹤任何受自殺念頭和行為影響的人。 該指南強調了,媒體對自殺的報道可能會導致,因模仿而導致的自殺率上升,尤其是當報道有關于名人的自殺事件或描述自殺方法時。 新指南建議對自殺報道進行監測,并建議媒體通過成功從心理健康挑戰或自殺念頭中成功康復的故事來抵消自殺報道的負面影響。 青春期(10-19歲)是獲得社會情感技能的關鍵時期,一半的心理健康問題出現在14歲之前。“過好生活”指南鼓勵采取行動,包括促進心理健康和反欺凌計劃、為在學校和大學工作的人提供支持服務以及明確的條款,以便在發現自殺風險時進行處理。 衛生保健工作者應接受早期識別、評估、管理和跟進方面的培訓。還應提供危機服務,為處于緊急困境中的個人提供即時支持。 新指南還包括在澳大利亞、加納、圭亞那、印度、伊拉克、韓國、瑞典和美國等世界各地,實施的自殺預防干預措施的案例。 |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
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