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壯舉”——世界衛生組織30日發布新聞公報,宣布中國正式獲得該組織消除瘧疾認證并做出上述評價。由此,中國成為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30多年來第一個獲得此類認證的國家。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認證。中國瘧疾感染病例由上世紀40年代的三千萬減少到2017年的零并保持至今,殊為不易。這是中國數十年來精準防控的成果,也是全民健康保障體系建設的成功,更是中國執政黨堅持以人為本、始終將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的必然成效。 瘧疾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為了保障民眾健康,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抗擊瘧疾。此后,隨著中國扶貧工作的推進,民眾的住房、生活條件、通信和就醫服務等得到極大改善。特別是中國建立起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網,為消除瘧疾發揮了重要作用。 更關鍵的是,中國一直走在抗擊瘧疾的創新前列。1967年中國啟動一項旨在尋找瘧疾新療法的“523項目”,并最終在上世紀70年代發現了青蒿素,成為瘧疾肆虐地區的“救命藥”。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抗擊瘧疾過程中還制定了非常有效的“1-3-7”監測策略——1天內進行病理報告,3天內完成病例復核和流調,7天內開展疫點調查和處置。這一監測策略以快速響應的特點,有效完成病例處置并防止了瘧疾進一步傳播。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成功消除瘧疾不僅體現了衛生水平的提升,也見證了人權事業的進步。這也是繼消除絕對貧困之后,中國為人類健康和世界人權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 以青蒿素療法為例,這是由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中國中醫藥專家屠呦呦團隊研究發現的。青蒿素類抗瘧藥迄今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并被列為世衛組織首選抗瘧藥物。此外,中國探索總結出的“1-3-7”監測策略被正式寫入世衛組織的技術文件,向全球推廣應用…… 世衛組織全球瘧疾規劃主任佩德羅·阿隆索評價說,數十年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探索與創新加快了消除瘧疾的步伐。在這背后,正是中國對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孜孜以求。 事實上,不管是消除瘧疾還是當下抗擊新冠疫情,都在提醒國際社會: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面對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團結合作是各國唯一正確的選擇。此時,重溫古羅馬哲人塞涅卡的箴言“我們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想必更覺意味深長。 (國際銳評評論員) |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