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6日電 自進入汛期之后,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強降雨頻頻上線。截至7月6日,中央氣象臺已經連續11天發布暴雨預警。 網友也在用各種表述形容這漫長的雨季。 不過,當前我國的主雨帶已北抬至淮河流域,不僅江蘇、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將成為強降雨中心,華北、東北等地的降水也將偏多。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兩臺風胚胎正在發展中,不排除7月6日至7日會登陸我國華南沿海等地的可能性。 雨水霸屏 重慶、安徽多條河流超警 7月1日以來,影響中國南方的強降雨帶主要位于貴州至長江中下游一帶。雨水“霸屏”影響下,多地河流水位上漲,汛情不容小覷。 在重慶,江津、綦江等多條河流漲水,市水文監測總站7月5日發布了今年首個洪水橙色預警。 重慶綦江區羊渡河趕水站7月5日11時出現洪峰水位336.28米,超過保證水位0.28米。重慶市水利局已于7月5日14時將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升級為Ⅲ級應急響應。 受連日來強降雨影響,安徽河流和水庫的水位暴漲。目前,全省有800多座水庫超汛限水位。滁州、六安、蕪湖、合肥等地均已發布洪水藍色預警。 安徽省應急廳數據顯示,持續強降雨已導致宣城、黃山、安慶、銅陵、池州等5市19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截至7月4日11時,13.7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7億元。 此前,廣西桂林、柳州等地也曾遭遇洪水、超警洪峰過境,但隨著主雨帶北抬,洪水也逐漸消退。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判,接下來,淮河流域將進入降雨密集期,需要密切關注中小河流及水庫汛情。 雨帶北抬:下雨的地方更多了 截至7月6日,中央氣象臺已經連續11天發布暴雨預警。 當前,山洪災害氣象預警、暴雨黃色預警、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臺風預警同步生效中。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判,7月6日至8日,南方主雨帶北抬至淮河流域,江蘇、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將成為強降雨中心,局地將有暴雨或大暴雨。 不僅如此,由于我國主雨帶東段的北抬,東北、內蒙古東部、華北等地降水仍將偏多。進入7月,華北、東北等地“七下八上”主汛期(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即將到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在中國氣象局7月5日召開的發布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今年華北雨季可能在7月中旬前期開始,較常年平均開始時間7月18日偏早,雨季降水量偏多。7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華北地區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天氣的可能性較大。 受其影響,海河流域、遼河流域、黃河流域中下游,降水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可能出現較重汛情;松花江和嫩江流域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現階段性洪澇。 熱浪來襲!南方將現階段性高溫熱浪 主雨帶北抬后,纏綿在江浙一帶的梅雨終于告一段落,從#浙江今天出梅了#這個熱搜話題就能看出,“包郵區”群眾內心“喜大普奔”。 5日,浙江省氣象服務中心“官宣”浙江出梅,梅雨期長度共25天。 然而,前腳剛剛出梅,后腳高溫天氣就無縫銜接了。隨著雨帶的北抬,江南等地的高溫也會有所發展。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在發布會上介紹,7月,江南、華南等地氣溫偏高,高溫(≥35℃)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有階段性高溫熱浪。 像是浙江杭州、金華、紹興等地“火力全開”,5日剛宣布出梅,當天午后氣溫便突破35℃的高溫線,金華市區氣溫更是達到了37.3℃。 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之下,預計7月5日至11日,江南、華南等地氣溫將逐漸升高,湖南、江西、福建等地高溫日數將達到4天左右。南方相對濕度較高,體感悶熱突出,且上述地區夜間最低氣溫也大多在25℃以上,需注意防暑降溫。 雙臺風或將登陸我國 廣東海南迎強風雨 對于廣東、海南等地的小伙伴來說,眼下最值得關注的,莫過于有可能登陸我國的雙臺風。 6日上午5時,巴士海峽熱帶低壓的中心位于福建漳浦東南方大約405公里的海面上,預計6日晚上在福建泉州到廣東汕尾一帶沿海登陸。 此外,南海熱帶低壓的中心6日早晨5時位于海南省萬寧市東南方大約435公里的海面上,有可能于未來12-24小時發展為臺風,并將于7日中午前后在海南島東部一帶沿海登陸。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介紹,一般熱帶系統的強度達到熱帶風暴時會被編號、命名。目前雖然這兩個熱帶系統還未編號,但是其行進路徑已經大致明朗,從目前的預報來看,均已經瞄準我國華南沿海。 屆時,兩個熱帶系統將給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帶來風雨影響,6日下午到夜間,福建南部、廣東東部、海南等地會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7日廣東、海南風雨較強。 |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