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市場主體大幅擴容,從2012年的5500萬戶增加到1.44億戶。”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工10日在出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培育市場主體 優化營商環境”研討會時說,“保住市場主體,就留住青山、贏得未來,為經濟行穩致遠儲備了最可靠的戰略資源。” 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著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力推動了各類市場主體擴容、提質、增效。他介紹說,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市場主體大幅擴容,目前達1.44億戶、活躍度穩定在70%左右;發展質量明顯提升,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突破20萬家和18萬家,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支出的76.2%; 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個體工商戶作為直接開展經營活動的特殊市場主體,發展到9670多萬戶。 “面對疫情嚴重影響,中國各類市場主體猶如疾風勁草,有力增強了中國的經濟韌性和就業韌性。”他指出,中國市場主體的蓬勃發展,得益于中國的市場主體因“市”而動、順“市”而為的強大自適應能力,也得益于官方政策的支持。“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促進了各類市場主體渡過難關、恢復發展。” 他稱,疫情期間,中國實行了一系列減稅降費、財政資金直達、貨幣政策直達和普惠金融等政策工具。各項政策直接滴灌到市場主體的“根”上,達到了惠企和利民的綜合效果。 營商環境的改善也為市場注入了活力。他舉例稱,中國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已由78名大幅躍升至31名;官方先后推動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先照后證等改革,推動“一網通辦”“跨省通辦”,企業開辦時間由22.9天壓縮到4個工作日以內,實現商事準入制度根本性變革;在大力破除“準入難”的基礎上,目前正在深入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向解決“準營難”再攻堅等。 他稱,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會同相關部門抓好各項政策落實,繼續為保障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務。(記者 劉亮) |
2021-07-10
2021-07-10
2021-07-10
2021-07-10
2021-07-10
2021-07-10
2021-07-10
2021-07-10
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