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 會館文化如何保護?問道經緯方知傳承 本次活動地點是安徽會館,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安徽會館作為當時“京師第一會館”不但是北京規模最大的會館,而且歷史文化價值也是首屈一指的。2006年,安徽會館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實際上,在北京,只有兩處會館是國家級保護單位,另外一處是湖廣會館。此次活動所以選擇安徽會館,也是希望借此推動北京會館文化的保護和推廣。本次活動的協辦單位是中國文物學會會館專業委員會,該協會的宗旨之一就是推進會館和會館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自清代以來,前門外宣南地區會館林立,最多的時候達400余家。會館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行業會館,主要由工商業者集資建造,作為集會、議事之地;另一類是同鄉會館,由同省或同縣人建立,作為同鄉聯誼、借宿的地方。 中國文物學會會館專業委員會是中國文物學會設立的,由全國會館負責人,會館保護與研究工作者,以及關心、熱愛、支持會館保護與發展事業的各界人士與單位,自愿組成的非盈利、學術性的分支機構。 專委會一直致力于推動會館的活化利用,讓會館說話,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弘揚會館優秀傳統文化的道路。 中國文物學會會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學偉介紹說,文化品牌“會館問道”是在專委會的指導下,以推動京城會館保護為前提,激活會館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破解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講好會館故事,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唱響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為打造老城歷史文化精華區、中軸線申遺、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貢獻力量。 安徽會館目前由北京京都文化投資管理公司負責管理運營。京都公司隸屬于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天橋盛世集團作為西城區的文化資源平臺,天橋藝術中心、大觀園、影院公司等文化單位都隸屬旗下,文化產業資源豐富。天橋盛世集團一直重視會館文物的保護利用工作,通過大膽創新,不斷嘗試,包括安徽會館、湖廣會館、中山會館、粵東新館、火神廟等文物都逐步探索出保護和利用相結合的方式。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 “青山綠水樂課堂”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財政局發起設立的公益性基金,重點圍繞舞臺藝術創作、文化傳播交流推廣和藝術人才培養三大領域開展資助,面向社會、公開透明,助推首都文化藝術繁榮發展。更多信息可登錄北京市文化局官網或關注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微信公眾號了解查詢。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