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今年上半年檢查發現中介機構涉嫌違規收費1.85億元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趙文君)市場監管總局在今年上半年開展的“治理涉企收費 減輕企業負擔”專項行動中,檢查發現中介機構涉嫌違規收費金額1.85億元,目前各地正依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這是記者16日從市場監管總局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副局長嵇小靈表示,中介機構違規收費,加重了企業和群眾負擔,影響營商環境優化。從今年4月中旬開始,市場監管總局從15個省份抽調檢查骨干力量,開展跨省交叉檢查,檢查發現的違規收費問題主要有: 利用電子政務平臺違規收費。電子政務平臺是政府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窗口,應當由政府部門付費建設,免費向企業、個人和社會開放。但有的中介機構利用政務平臺運營、維護的契機,違規收取技術維護費、服務費等。 違規開展本部門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有的行政機關所屬的事業單位、主管的社會組織及其舉辦的企業,在沒有與主管部門脫鉤的情況下,違規開展與本機關所負責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 超出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違規收費。部分中介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管理,但有的中介機構借助行業優勢地位,當服務成本上升時,超出政府制定的標準違規收費。 轉嫁應由政府部門承擔的費用。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在行政審批過程中委托中介服務機構開展技術性服務,費用由行政機關承擔,但部分中介機構違規將費用轉嫁給企業承擔。 嵇小靈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將部署各地繼續加大違規收費查處力度,對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對違規行為形成強大震懾,切實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 |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