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疾控中心當?shù)貢r間7月23日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近90%的地區(qū)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shù)都在攀升,住院病例、病亡病例等均在反彈。 然而,美國政府的涉疫重心,卻放在了病毒溯源的對外“甩鍋”和政治化操作上。 不久前,美國《名利場》雜志刊文披露,美國政府圍繞“新冠病毒溯源”問題曾出現(xiàn)嚴重分歧與激烈內斗。 文章說,美國前國務院官員被同事警告“不要對新冠病毒的來源進行調查”,因為“如果繼續(xù)調查,就會‘揭開一罐裝滿蠕蟲的罐頭’”。 這背后,隱藏著什么秘密? 白宮的“禁令”為何又解除? 《名利場》發(fā)表的長文披露,去年,美國政府內部圍繞“新冠病毒溯源”問題產生嚴重分歧的原因是利益沖突,因為美國政府資助了有爭議的病毒學研究“功能增益實驗”(Gain of Function)。 時任助理國務卿托馬斯·迪南諾在一個會議記錄上寫道:進行病毒溯源會讓外界對美國政府長期資助“功能增益實驗”的做法產生“不受歡迎的關注”,進而牽扯到一批官員與科學家等利益群體。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托馬斯·迪南諾 功能增益實驗:可通過改變生物體或發(fā)病方式,增加發(fā)病機制、傳播性或宿主范圍。在病毒學中,功能增益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當前或未來的病毒大流行,以便在疫苗研究上領先一步。但是,對某些致命病毒的功能增益研究,生物安全風險極高。 鑒于風險性高,早在2014年,白宮就宣布暫停對功能增益性研究的資助。 不過,雖然頒布了禁令,但美國的相關實驗仍在進行。病毒泄漏事故也隨之而來。 2015年至今,僅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生物安全3級實驗室就于2015年10月、2015年11月、2016年2月、2017年4月……多次發(fā)生冠狀病毒泄漏事故。 雖然沒有造成嚴重傷亡,但不斷有病毒從美國的實驗室泄漏已然是“公開的秘密”。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政府似乎并沒有從這些事故中吸取教訓,反而在2017年解除了此前針對功能增益性研究的禁令。 這項決策也遭到了科學界的嚴厲批評。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教授西蒙·韋恩·霍布森表示,功能增益實驗聽上去好像可以預測下一次病毒大流行、制造疫苗、制造藥物,但經不起科學的檢驗,這些病毒有泄漏的風險,不會對人類帶來任何益處。 美國操弄病毒溯源問題的背后目的是什么? 當前,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各項核心指標均嚴重反彈,與此同時,疫苗接種止步不前。 面對這樣的形勢,炒作所謂“新冠病毒武漢實驗室泄漏論”、在病毒溯源問題上瘋狂向外“甩鍋”,成為了美國政客們推卸責任的選項。 實際上,國際社會對新冠病毒的起源早有共識。 不久前,多位國際知名專家在《柳葉刀》發(fā)文重申,沒有任何科學證據(jù)支持所謂“新冠病毒從中國實驗室泄漏”的說法。 今年3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報告指出,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事件傳人。 世衛(wèi)組織專家組成員、世衛(wèi)組織病原體顧問彼得·達扎克博士說:“我還沒有看到任何詳細的實驗室參與這次疫情的證據(jù)。我已經看到大量的證據(jù)表明這些是自然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wèi)生專家安德魯·佩克茨博士也指出,新冠病毒成為人類病原體的方式是從蝙蝠傳入另一種動物,然后再傳給人類。 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醫(yī)學中心的預防醫(yī)學和傳染病教授沙夫納同樣認為,“新冠病毒源于自然,在人類中引起大規(guī)模流行”。 俄羅斯“Tsargrad”電視臺網站日前發(fā)布記者謝爾蓋·拉蒂舍夫的報道說,美國一直試圖將“新冠病毒源頭”的帽子強加給中國,是想以此迫使中國在其他問題上做出讓步。 隨著多國科學家對新冠病毒溯源的持續(xù)研究,已有多項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全球多地的出現(xiàn)時間要早于此前的已知時間。 誠如中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日前所說,新冠病毒溯源一定是個科學問題,應擺脫政治干擾,積極穩(wěn)妥推動在全球多國多地范圍內持續(xù)開展溯源,加強各國溯源科研的合作交流,盡快找到最有可能的病毒源頭,盡最大努力預防類似的疫情再次發(fā)生。 |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
202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