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供求關系整體仍舊偏緊,招聘需求和求職人數環比均有所減少,求人倍率進一步上升。培養技能人才要遵循技能人才培養和成長規律,緊盯急需緊缺產業,通過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養大批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營造技能人才可持續發展氛圍。 2021年第二季度人力資源市場“最缺工”的職業崗位有哪些?近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匯總全國102個定點監測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信息,形成了“2021年第二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其中,營銷員、餐廳服務員、保安員位居前三,高技能人才短缺現象較為明顯。 與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有這些特點:二季度供求關系整體仍舊偏緊,招聘需求和求職人數環比均有所減少,求人倍率進一步上升。從“最缺工”的100個職業看,招聘需求人數從一季度的166.5萬人減少至153.8萬人(下降7.63%);求職人數從一季度的60.9萬人減少至51.7萬人(下降15.11%);缺口數從一季度的105.5萬人下降至102.1萬人(下降3.22%);總體求人倍率(招聘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的比值)從一季度的2.73上升至2.97(上升8.79%),市場總體供求關系仍偏緊。 為什么營銷員、餐廳服務員、保安員、保潔員、市場營銷員這些職業缺口最大呢?記者了解到,這既有流動性比較大、社會認可度低、工作比較辛苦等因素,也有這些崗位待遇偏低、職業發展通道狹窄等原因。用人單位要想減少崗位流動性,降低招聘成本,應當通過為這些崗位提供相應的職業培訓、增加崗位待遇等方式,吸引應聘者。 高技能人才短缺現象較為明顯,而且這種狀況長期存在。新進排行30個職業中,近半數與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相關,所需職業專業化程度要求較高。如“儀器儀表制造工”進入排行前十,“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工具鉗工”“多晶硅制取工”“通信工程技術人員”“自動控制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新進排行,“機修鉗工”“沖壓工”“金屬熱處理工”等職業呈現短缺程度加大的趨勢。 近年來,我國對技能人才的培訓越來越重視。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期望在“十四五”期間,實現新增技能人才4000萬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比例達到30%。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劉康表示,培養技能人才要遵循技能人才培養和成長規律,緊盯急需緊缺產業,通過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養大批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廣泛組織職業技能競賽,做好職業技能評價工作,以提供獎勵激勵等方式選拔高技能人才,營造技能人才可持續發展氛圍。 本期“排行”顯示,生活服務業相關職業需求仍保持旺盛勢頭。除仍舊位列前十的“保潔員”“餐廳服務員”“家政服務員”外,“美容師”“嬰幼兒發展引導員”“養老護理員”等職業排位上升,呈現短缺程度加大的趨勢。隨著我國“三孩”政策落地和后續保障措施不斷完善,有關母嬰服務的行業人員將持續緊缺,未來也必將會通過提高勞動待遇、職業培訓等方面,吸引更多就業者找到合適的崗位。同時,我國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很多面向養老服務的創新和創業項目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養老服務員等職業也需要不斷擴充就業人口。 此外,本期排行“前十”職業略有變化,“市場營銷專業人員”“商品營業員”“儀器儀表制造工”進入前十,“客戶服務管理員”“汽車生產線操作工”“包裝工”退出前十。(記者 敖 蓉) |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