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炙烤半月,中國農業大省吉林終于迎來降水。吉林省氣象局1日稱,這輪降水主要受臺風“煙花”殘余云系與西風槽結合共同影響,另外,氣象部門在中東部旱區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 入伏以來,吉林省氣溫持續走高。尤其7月中下旬明顯高溫少雨,降雨量僅28毫米,比常年少七成,突破歷史同期少雨極值,氣溫更比常年高3.8℃,升到歷史同期高溫第一位。 據悉,這場高溫天氣在吉林省中東部地區持續時間更長,影響范圍更廣,旱情發展很快,尤其中部地區分布著多個排名全國前十的產糧大縣,這種情況直到“煙花”北上才得到緩解。 7月30日凌晨開始,吉林省中西部出現明顯降雨,大部分鄉鎮出現透雨,部分地方出現暴雨、大暴雨。截至8月1日7時,吉林省平均降水達20.7毫米。 在此期間,吉林省氣象部門在中東部旱區啟動增雨飛機6架次(飛行時長22小時),發射地面增雨火箭183枚,作業區增雨效果顯著。 截至記者發稿時,吉林省人工增雨作業仍在進行中。氣象部門表示,要力爭各地旱情得到明顯緩解,堅決打贏抗旱保糧關鍵時刻這場硬仗。 吉林省是中國最早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省份之一,60多年來從未間斷。“十三五”期間,吉林省人工增雨作業面積覆蓋17萬平方公里土地,年均增加降水30億立方米。(記者 郭佳) |
2021-08-02
2021-08-02
2021-08-02
2021-08-02
2021-08-02
2021-08-01
2021-08-01
2021-08-01
2021-08-01
2021-08-01
2021-08-01
2021-08-01
2021-08-01
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