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演員出演成常態 近年來,專業演員出演領袖人物已成為常態,還有人提出特型演員逐步淡出乃至終結,是影視發展的正常規律,畢竟大多數國家并沒有這種慣例。今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眾多作品在選角上打破了使用特型演員的慣例,改由知名演員出演領袖人物、歷史人物。 但從播出效果看,喜憂參半。電視劇《光榮與夢想》中黃曉明飾演周恩來,雖然表現有可圈可點之處,卻因舉手投足間帶出了幾分“霸總”氣質,讓角色引發爭議。在電視劇《百煉成鋼》中,主持人汪涵飾演李大釗,但出人意料的選角并沒有帶來意外之喜,電視主持人跨界更難逾越表演經驗的關隘。這些案例說明,偉人戲不是誰來演都能獲得觀眾認可。對于領袖人物的塑造,觀眾的包容度和接受度已經發生變化,變得越來越挑剔。 相比之下,反倒是觀眾不太熟悉的歷史人物,以及突破表演模式化的人物塑造,更易獲得認可。今年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中,最驚喜的人物塑造是《覺醒年代》中的陳獨秀,這是一個觀眾相對陌生的歷史人物形象,演員于和偉在創作上完全沒有束手束腳,他以自己最擅長的表演方式,得心應手地塑造了一個于和偉版陳獨秀。獲得肯定的陳獨秀熒屏形象,還有《中流擊水》中王志飛風格獨到的演繹,同樣摒棄了重大題材人物塑造的創作套路。 領袖人物、歷史人物塑造的難點在于,觀眾已經形成了固有的印象,先入為主對后來者的演繹形成了一定制約。當然,也有演員可以憑借表演功力,挑戰觀眾固有印象。《大決戰》中王勁松的表演是作品的一大看點,成為熒屏上蔣介石塑造的新標桿。表演上,王勁松形神兼備,用細膩描摹賦予人物血肉,把蔣介石在解放戰爭不同階段的內心狀態演出了層次感。從國民黨軍事集團占盡優勢時的驕橫,到戰爭形勢發生逆轉的進退失據,以及全面潰敗后的一聲嘆息,王勁松演出了這個逆時代潮流的失敗者身上,那種走向歷史深處的悲涼感,是近年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中少有的層次鮮明的反派角色。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