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李楠樺)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8月6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關于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和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級黨委農辦、農業農村部門、鄉村振興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和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鞏固農業農村發展好形勢。 《通知》強調,要強化農村地區防疫工作,積極推動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地。堅持農村地區網格化管理,做好農村返鄉人員,以及邊境地區、農貿市場、鄉村旅游景點等重點地區流動人員的監測、跟蹤、篩查和聯絡服務工作。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積極接種疫苗,倡導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提高防疫意識。 《通知》要求,切實維護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流通秩序。推動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運輸車輛實施優先便捷通行措施,暢通物資下鄉進村和產品進城進廠通道。加強市場信息監測預警,堅決打擊囤積居奇等擾亂市場的行為,組織加工銷售企業和冷鏈物流企業擴大鮮活農產品收購,有序組織市場投放。 《通知》強調,要毫不放松抓好秋糧生產。各地要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分區分類不誤農時抓好田間管理,確保豐收到手。東北地區重點防范局部內澇和階段性、區域性伏秋旱,前期受旱受澇、生育期推遲的地區,要適時噴施葉面肥,促進恢復生長。黃淮海夏玉米產區加強肥水管理,受洪澇災害影響的地區要搞好災后生產恢復,絕收田塊及時改種補種甜玉米、青貯玉米、蕎麥等短生育期作物,尚未退水的田塊要搶排積水,為秋冬種做好準備。南方中晚稻產區要科學控水施肥,適時灌溉和曬田,做好強降雨和臺風防范工作。要加強病蟲監測預警,重點防控草地貪夜蛾、水稻“兩遷”害蟲,實現“蟲口奪糧”。 《通知》要求,加強重大動物疫情監測防控。對涉疫地區養殖場所要嚴格人員管控,盡量減少生產區域內人、物、畜禽等與外界接觸,指導做好飼養管理人員個人防護。嚴格落實養殖場及周邊環境消毒措施,堅持分片包村包場動物疫情排查制度,及時發現異常情況。統籌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主要人畜共患病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早處置。指導養殖場戶規范處置病死畜禽,嚴厲打擊買賣、加工、隨意棄置病死畜禽的行為。 《通知》強調,切實防范遠洋漁船發生輸入性疫情。壓實遠洋漁業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強化遠洋漁船船長的疫情防控直接責任。嚴格落實遠洋漁船疫情防控措施,加強海上作業漁船疫情防控,落實遠端檢測措施。繼續對遠洋漁船和船員狀況實行每日報告制度,對確需回國的遠洋漁船,實行提前申報;到港的遠洋漁船實行定點停靠,按要求接受有關部門的港口檢查和檢驗檢疫。 《通知》強調,堅決防止因疫返貧致貧。認真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要求,對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及時錄入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動態監測和幫扶,重點關注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和大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對因疫因災造成生活困難的群眾,落實好綜合幫扶政策,保障基本生活。發揮就業幫扶車間和公益崗位作用,持續做好脫貧人口勞務輸出和穩崗就業,幫助就近就地就業、增加收入,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