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8月11日電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10日宣布解散,并即時停止招收新會員和續會安排。11日出版的香港報章對此高度關注,紛紛發表社評或評論文章認為,“教協”解散有助于香港教育撥亂反正。 香港《文匯報》發表評論表示,“教協”長期玩弄政治、為禍教育、“攬炒”香港,落得窮途末路、黯然“收檔”的下場,既是咎由自取,也是歷史必然。 評論認為,“教協”自知泥足深陷,匆匆作出解散決定,明顯有逃避罪責的重大嫌疑,特區政府須審視、追究其違法責任,不容其借解散卸責,也借以震懾所有反中亂港“大臺”。另一方面,“教協”解散給香港教育進一步撥亂反正帶來契機,特區政府應該加強與愛國愛港教育團體的緊密合作,妥善處理“教協”解散衍生的后續問題;同時,加快教育撥亂反正,促使香港教育回歸教書育人的正途,保障教師、學生的根本福祉,為“一國兩制”培養棟梁之材。 香港《大公報》社評認為,面對公眾的種種疑問,“教協”本該以開誠布公的態度,向公眾坦誠交代,這才是“教育專業”所要做的本分。然而,“教協”在毫無征兆之下突然宣布解散,更留下新的問題,無法不令人質疑其真實目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協”即便解散,也絕不意味著教師的權益不受保障,恰恰相反,沒有了“教協”,教育專業和教師權益才能得到更好維護,教育環境方能變得越來越好。 《香港商報》發表時評指出,“教協”偏離專業、走高度政治化的不歸路、自行解散的下場有其必然性,亦為其他團體帶來啟示。近年,香港“泛政治化”情況嚴重,更出現一些掛上工會、專業團體之名的高度政治化組織,以所謂專業掩人耳目。要知道,盡管香港享有結社自由,但不允許違反法律,不允許挑戰“一國兩制”底線。誠如特區政府教育局所言,期望所有教育專業團體,都恰如其分地履行其教育使命。這原則也適用于其他團體和組織之上。 《星島日報》社論認為,“教協”背離初心,政治凌駕專業,由教育專業團體變為徹頭徹尾的政治組織,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更“走火入魔”,與“大臺”緊密連結,發動所謂“罷課”與“街頭抗爭”,與專業越離越遠,走進歷史是必然的。 另外,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屠海鳴在《大公報》撰文表示,“教協”解散,恰是教育界撥亂反正、扭轉乾坤的良好開端。維護香港教育專業人員的合法權益,必須“走正道”,任何工會組織必須遵守香港法例《職工會條例》,遵守香港國安法和香港本地法律,嚴格依循章程辦事,這樣的組織才是教育專業人員真正可以依靠和信賴的組織,也是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力量,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完) |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
202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