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設定多有套路 從《歡樂頌》開始,國產女性群像劇的人員組成幾乎就沒有逃出一個固定模式:一個在職場殺伐果斷的霸道女總裁(安迪),一個初出茅廬懵懵懂懂的小白(邱瑩瑩),一個打怪升級逐漸蛻變的白領麗人(關雎爾或樊勝美),再穿插一兩個職場外的不確定因素,如不需要自我打拼的富家女(曲筱筱)。如果整體反映的話題年齡層再大一些,帶娃育兒的全職媽媽也是必須的“配置”,這個角色負責提供家庭育兒話題,提出社會性別話題以及討論女性的社會定位。 這些角色中,擔綱主角或者定場針作用的往往都是一位特別獨立的職場女性,她負責在女性群像劇里解決小白的職場困難,輔助家庭主婦找到自己的社會角色,幾乎全知全能。在《歡樂頌》中扮演女霸總安迪的演員劉濤,也從此開啟了自己的新人設,在新劇《我是真的愛你》中也是幾乎相同的人設,奉行著“女孩幫助女孩”的理念,為劇中女性掃除一切障礙。《三十而已》里的家庭主婦顧佳也格外地堅強勇敢,后期就走上了創業獨立的路徑;《北轍南轅》里的尤珊珊更是開局就自帶金手指,見陌生人沒幾面,就能拉著幾位女性一起開餐廳;哪怕是相對接地氣的《我在他鄉挺好的》,也有一個表姐紀南嘉負責劇中的“職場大女人”設定。 觸及現實力度不一 組上一幫女性角色,再將各種社會議題一股腦兒地塞進劇里,講完職場性別歧視就講背奶媽媽的艱辛,幫全職媽媽梳理好帶娃角色,又要處理老公出軌的小三問題。乍看上去,女性群像劇的故事幾乎都大同小異,女性的成長也不過是在大大小小的事件推動中,從懵懂到覺醒,從依靠他人到獨立自主,要做一部女性群像劇似乎手到擒來。 但從《歡樂頌2》開始,觀眾對女性群像劇的要求就已經開始逐步提升。浮皮潦草的人物是否貼近現實,劇中人物的生活方式是否真實存在,就連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真的按照現實邏輯,還是依靠主角人物的金手指模式,都會被觀眾仔細挑揀。單從故事和人物的精彩程度來看,《北轍南轅》中幾個女性創業開餐廳的模式本身具有新鮮感,尤珊珊展示的生活方式也讓人大開眼界,但這種并不太被普通觀眾所了解的人物和生活,并不能引起大多數觀眾的共鳴。 就連去年大熱的《三十而已》,劇集后半段聚焦于手撕小三的快感,對女性創業簡單帶過,用理所當然的人設光環來解釋一切,也一度遭到觀眾的反噬。后續其他女性群像劇幾乎也都是栽在類似人設和劇情的漏洞上,現實題材不現實,題材的紅利就變得不那么好吃。這也導致《歡樂頌》出現的近五年間,女性群像劇雖然先后都有新劇播出,但能達到同等口碑和市場熱度的作品卻不多見。直到今年的《我在他鄉挺好的》,才以真正體察都市年輕人生活狀態的真切感,俘獲了觀眾們的挑剔,得到了正向的反饋。 這部名不見經傳的網劇,全部主角并沒有什么大明星,人物設定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恰恰在于真實反映城市年輕人的奮斗現實,沒有動輒大平層和豪華公寓的住房條件,也沒有人人奢侈品穿搭的不協調。職場上的主角們歷經真實的困境,解決問題的方式也不是憑借外來的金手指空降拯救。不少觀眾夸贊編劇有過真實的上班經驗,對現實生活的忠實還原才符合現實題材的定義。這也是女性群像劇真正的突破點所在,女性和群像往往只是外在的形式,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才是觸動人心的關鍵。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