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普查局12日發布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相比10年前上一次普查,美國社會族裔構成似乎更為“多元”:白人少了,其他族裔比例上升。 人口普查專家指出,這其中或有“身份認同”因素影響。而美國政界勢力也將隨人口結構變化作出一系列“技術修正”,以穩固并擴大“地盤”、守住既得利益和優勢。 【關乎“認同”】 美聯社等媒體援引普查局數據報道,作為美國人數最多人種,非西班牙裔白人的數量從2010年的1.96億減少至1.91億。自1790年起,美國每10年開展一次人口普查,這是白人數量第一次減少。白人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也隨之下降,從10年前的63.7%降至57.8%。 其他族群中,自認“拉美裔”的人口數量飆升23%至6200萬,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為18.7%。在加利福尼亞州,拉美裔比例上升至39.4%,超出白人的34.7%,首次“正式”成為加州最大族裔群體。 非洲裔人口4690萬,占總人口的12.4%,占比10年來保持穩定。 亞裔群體增速最快,10年間人數增加超過三分之一,現有2400萬,總人口占比為6%。 普查數據顯示,白人依然是美國主體族裔。全美除了加州、夏威夷州、新墨西哥州、哥倫比亞特區和海外領地波多黎各,其他各州和領地均以白人為最大族裔;白人比例也僅在6個州和波多黎各低于50%。 一些人口統計學專家認為,對于各族裔占比在10年中的變化,要“小心對比”。白人群體的“萎縮”程度并沒有表面上那么顯著,數量變化與更多人認同自己“多種族”身份有關。 與過去相比,這次普查就居民“如何定義個人族裔身份”的問題設計更加細化。普查局說,這類“技術修正”有利于“更加全面和準確地描述民眾的自我身份認同”。 在這次普查中,自認“歸屬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種族”的人是10年前的3倍多:2010年有900萬,2020年則有3380萬,占總人口10%。 【關乎選票】 這次普查顯示美國人口進一步向城市集中。現有總人口3.314億,比2010年的3.087億增長7.35%,是上世紀美國“大蕭條”以來增速最低的時期。增加的人口幾乎全部集中在“大都市區”,增加了8.7%,超出全國總人口增速。整體而言,人口往西部和南部遷移趨勢繼續,中西部地區小城鎮人口繼續萎縮。 這次人口普查對象是截至2020年4月1日居住在美國的人。受新冠疫情影響,這次普查數據延遲幾個月發布,也不反映美國迄今近62萬人死于新冠疫情的情況。 按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說法,人口普查數據一經公布,美國50個州“趕在2022年中期選舉前重新劃定政治邊界”的進程隨之啟動,各州將依據最新人口數據調整國會和州議會選區劃界。 普查局4月先行公布了各州人口總數,顯示13個州在聯邦眾議院的席位將有所增加或減少,也意味著2024年總統選舉各州選舉人票數將變化。2010年普查后,得克薩斯州增加兩個眾議院席位,紐約州和加州各少了一席。 選舉分析師說,共和黨比民主黨在更多州議會席位占優,可能借助重劃選區“抹掉”民主黨目前在國會眾議院的微弱優勢。 人口數據也直接關系聯邦財政資金分配,尤其在學校和醫療系統。 一些民權團體和人口學專家指出,在過去的人口普查中,非白人族裔人口經常被“低估”,這關系到選票流向和少數族裔的政治經濟話語權。這次普查,或許也不例外,尤其考慮到疫情影響,以及上屆政府曾試圖在普查問卷中加入國籍問題而導致一些未取得合法居留身份的移民可能未參與普查。(沈敏)(新華社專特稿) |
2021-08-14
2021-08-14
2021-08-14
2021-08-14
2021-08-13
2021-08-13
2021-08-13
2021-08-13
2021-08-13
2021-08-13
2021-08-13
2021-08-13
2021-08-13
2021-08-13